搜索
首页 《寄广州杨参军》 身方脱野服,冠未系朝簪。

身方脱野服,冠未系朝簪。

意思:我正在脱衣服,冠日系朝簪。

出自作者[唐]马戴的《寄广州杨参军》

全文赏析

这首诗《甫方春景好,念子缓归心》是一首表达对朋友的思念和期待其归来的诗。作者在描绘春天的美景时,也表达了对友人归乡的期盼和对自己无法与友人一同欣赏春色的遗憾。 首联“甫方春景好,念子缓归心”,作者首先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景象,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和期待。而“念子缓归心”则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期待他能够延迟归乡的决定,多留一段时间。 颔联“身方脱野服,冠未系朝簪”,描述了作者自己的状态,正在脱去野人的服饰,却没有准备好重新戴上朝簪。这里暗示了作者对回归官场的渴望,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的期待。 接下来的几联,作者通过描绘自己在山间水边的游赏,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对友人的思念。他欣赏汀洲上的鸟戏,欣赏向月下的猿吟,在楚山和湘水之间游赏,探寻奇石穴洞,感受枫林的胜景。这些描述都充满了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的期待和思念。 然而,在尾联“怅望极霞际,流情堕海阴。前期杳难问,叹息洒鸣琴”,作者的情感发生了变化,他望着远方的霞光,心情却坠入了海底的阴暗。对友人的归期感到迷茫和无奈,只能通过琴声来表达自己的叹息和思念。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优美的语言和生动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对友人的思念。诗中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同时也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期待。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是一首值得品读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甫方春景好,念子缓归心。
身方脱野服,冠未系朝簪。
足恣于生赏,无虞外役侵。
汀洲观鸟戏,向月和猿吟。
税驾楚山广,扬帆湘水深。
采奇搜石穴,怀胜即枫林。
怅望极霞际,流情堕海阴。
前期杳难问,叹息洒鸣琴。
作者介绍
马戴(799—869),字虞臣,唐定州曲阳(今河北省曲阳县,一说江苏省东海县或陕西省华县)人。晚唐时期著名诗人。

关键词解释

  • 朝簪

    读音:cháo zān

    繁体字:朝簪

    意思:朝廷官员的冠饰。常用以借指京官。
    唐·张说《襄州景空寺题融上人兰若》诗:“何由侣飞锡,从此脱朝簪。”
    宋·苏舜钦《寄守坚觉初二僧》诗:“师方传祖印,我欲谢朝簪。”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