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次韵李端叔送保倅翟安常赴阙兼寄子由》 顾我迂愚分竹使,与君谈笑用蒲鞭。

顾我迂愚分竹使,与君谈笑用蒲鞭。

意思:回头我迂腐愚蠢分竹使,与你谈笑着用蒲草鞭子。

出自作者[宋]苏轼的《次韵李端叔送保倅翟安常赴阙兼寄子由》

全文赏析

这首诗《中山保塞两穷边,卧治雍容已百年。顾我迂愚分竹使,与君谈笑用蒲鞭。》是一首对中山保塞地区治理得宜的赞扬诗。作者对当地官员的治理能力表示赞赏,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这种治理方式的向往和钦佩之情。 首联“中山保塞两穷边,卧治雍容已百年。”描绘了中山保塞地区的地理环境和官员的治理方式。这里地处边疆,环境艰苦,但官员们却能够从容不迫地治理这里,已经持续了百年的和平。这种雍容大度的治理方式令人钦佩。 颔联“顾我迂愚分竹使,与君谈笑用蒲鞭。”表达了作者对这位官员的敬仰之情。作者自谦为“迂愚”之人,却得到了这个重要的职务,与这位官员一起谈笑风生,使用蒲鞭作为惩罚的方式。这表现出作者对这位官员的信任和尊重。 颈联“松荒三径思元亮,草合平池忆惠连。”运用了典故和回忆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当地环境的喜爱和对过去的怀念。这里的环境让作者想起了陶渊明的元亮,回忆起曾经与惠连一起度过的时光。这些回忆和感慨表现出作者对这里的深厚感情。 尾联“白发归心凭说与,古来谁似两疏贤。”表达了作者希望自己能够回到这里,与这位官员一起治理这里的愿望。同时,作者也指出,自古以来像两疏这样贤明的官员并不多见,表达了对这位官员的高度评价和敬仰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中山保塞地区治理得宜的赞扬,表达了作者对这种治理方式的向往和钦佩之情。同时,也表现出作者对当地环境的喜爱和对过去的怀念,以及对像两疏这样贤明的官员的高度评价和敬仰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自然,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中山保塞两穷边,卧治雍容已百年。
顾我迂愚分竹使,与君谈笑用蒲鞭。
松荒三径思元亮,草合平池忆惠连。
白发归心凭说与,古来谁似两疏贤。
作者介绍 苏轼简介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关键词解释

  • 谈笑

    解释

    谈笑 tánxiào

    [talk and laugh] 说笑;又说又笑

    谈笑有鸿儒。——唐· 刘禹锡《陋室铭》

    谈笑间。——宋· 苏轼《念奴娇&mid

  • 迂愚

    读音:yū yú

    繁体字:迂愚

    意思:
    1.犹迂拙。
    唐·元稹《献荥阳公诗五十韵》:“拙劣仍非速,迂愚且异专。”
    宋·王安石《谢手诏索文字表》:“臣初非秀颖,众谓迂愚,徒以弱龄,粗知强学。”

  • 分竹

    读音:fēn zhú

    繁体字:分竹

    意思:给予作为权力象徵的竹使符,谓封官授权。
    南朝·宋·颜延之《家传铭》:“建节中平,分竹黄初。”
    《梁书萧子显传》:“仁威将军、吴兴太守子显,神韵峻举,宗中佳器。分竹

  • 蒲鞭

    读音:pú biān

    繁体字:蒲鞭

    意思:以蒲草为鞭。常用以表示刑罚宽仁。
    《后汉书刘宽传》:“吏人有过,但用蒲鞭罚之,示辱而已,终不加苦。”
    唐·李白《赠清漳明府侄聿》诗:“蒲鞭挂檐枝,示耻无扑抶。”<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