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游潓泉示泉上学者》 此中若可安,不服铜虎符。

此中若可安,不服铜虎符。

意思:这中如果可以安全,不穿铜虎符。

出自作者[唐]元结的《游潓泉示泉上学者》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由一系列自然元素和人生哲学构成的诗篇,它描绘了一个人远离尘嚣,享受自然,享受生活的场景。 首段描绘了诗人漫浪的生活,他不想被任何拘束,每到清泉之上,他的性情便能得到舒展。这似乎暗示着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对束缚的厌恶。他居住的草堂位于山曲,澄澈的泉水涵养着台阶。这里的“潓泉”象征着清澈、自然,象征着诗人的内心世界。 接下来的段落描绘了诗人的生活环境,他种植了蔬菜,筑起了池塘,引流水源,这些细节都展示了他的勤劳和对生活的热爱。他住在郊郭之外,这正是一个适合静者居住的地方。这里的环境宁静,适合他享受生活,满足他的内心。 诗人在诗中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满足感。他觉得只要内心舒适,就不需要那些权力的象征——铜虎符。这表明他对权力的淡漠,更愿意追求内心的平静和满足。这是一种对生活的独特理解,也是对人生哲学的独特表达。 总的来说,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远离尘嚣,享受自然,享受生活的人的形象。他漫浪而不拘束,勤劳而满足,淡漠权力而追求内心平静。这是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也是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这首诗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由的向往,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和人生哲理的诗篇。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顾吾漫浪久,不欲有所拘。
每到潓泉上,情性可安舒。
草堂在山曲,澄澜涵阶除。
松竹阴幽径,清源涌坐隅。
筑塘列圃畦,引流灌时蔬。
复在郊郭外,正堪静者居。
惬心则自适,喜尚人或殊。
此中若可安,不服铜虎符。
作者介绍 袁宏道简介
元结(719-772年),字次山,号漫叟、聱叟、浪士、漫郎,唐代道家学者。原籍河南(今河南洛阳),后迁鲁山(今河南鲁山县),天宝六载(747)应举落第后,归隐商余山,道家思想对元结影响深远。天宝十二载进士及第。安禄山反,曾率族人避难猗玗洞(今湖北大冶境内),因号猗玗子。乾元二年(759),任山南东道节度使史翙幕参谋,招募义兵,抗击史思明叛军,保全十五城。代宗时,任道州刺史,调容州,加封容州都督充本管经略守捉使,政绩颇丰。约大历七年(约772年)入朝,后卒于长安。原有著作多部,均佚。现存的集子常见者有明郭勋刻本《唐元次山文集》、明陈继儒鉴定本《唐元次山文集》、淮南黄氏刊本《元次山集》。今人孙望校点有《元次山集》。(生卒见元结墓表)

关键词解释

  • 虎符

    读音:hǔ fú

    繁体字:虎符

    英语:tiger-shaped tally issued to generals as imperial authorization for loop movement in ancient China <

  • 不服

    读音:bù fú

    繁体字:不服

    英语:not accept (something)

    意思:
    1.不从事,不经营。
    《书盘庚上》:“不昏作劳,不服田亩,越其罔有黍稷。”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