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逐儿戏,处处余作具。
意思:一生追逐儿戏,地方多作准备。
出自作者[宋]苏轼的《和陶神释》
全文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一种对生命、衰老、人性和精神追求的深刻思考。开始四句,诗人以“二子”为引子,暗指人们本性的纯真,但因物欲的执着而受到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的心念不如初。这里蕴含了对人性变化的感慨。
接着,诗人表达了对友情和人生依附的看法,认为没有永恒不变的情感依附,暗示了人生的无常。然后,他提到了“老君”和“佛”,表示既不相信仙山也不相信佛国,对宗教寄予的永恒之乐表示怀疑。
“甚欲随陶翁”以下四句,诗人表示愿意追随陶渊明,以酒为家,寻求解脱。但他也明白,醉酒和醒来都是有限的,不能真正逃避命运的安排。这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无奈接受。
“平生逐儿戏”以下八句,诗人以自嘲的口吻回顾了自己的一生,像是在追逐儿童的游戏,所到之处引人围观,接受人们的赞美或指责。然后他用“弄火”比喻人生的起伏波折,好与坏都像火焰一样燃烧殆尽。
最后的“既无负载劳”四句,表达了他对生活的释然态度,既不再担忧生活的重担,也不再惧怕外来的侵扰。他引用了孔子的故事,暗示人在晚年会有一种对生活思考的觉悟。
整首诗充满了哲理和思考,通过对人生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坦然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