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塞下曲》 得地不足耕,杀人以为功。

得地不足耕,杀人以为功。

意思:获得土地不能耕种,以杀人为成功。

出自作者[明]高启的《塞下曲》

全文赏析

这首诗《日落五原塞,萧条亭堠空》是一首描绘边塞战争的诗篇,通过对战争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向往。 首句“日落五原塞,萧条亭堠空”描绘了日落时分五原塞外的景象,荒凉寂静,亭堠空无一人。这句诗为整首诗定下了凄凉、萧瑟的基调,为后面的描述提供了背景。 “汉家讨狂虏,籍役满山东”是对汉家军队讨伐狂妄的胡虏的描述,诗人通过这句诗表达了对汉家军队的赞扬,同时也暗示了战争的规模和范围。 “去年出飞狐,今年出云中”是对过去和现在战争的连续性的描述,体现出战争的频繁和无情。 “得地不足耕,杀人以为功”是诗人对战争的深刻反思,土地被战争夺走,人民被战争迫害,却只为了取得所谓的功绩。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向往。 “登高望衰草,感叹意何穷”是诗人的感慨,他登上高处,望着满地的衰草,心中无限感慨。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无奈和悲痛,同时也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边塞战争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向往。诗人通过对战争的反思,提醒人们战争带来的痛苦和损失,呼吁人们追求和平,珍惜生命。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日落五原塞,萧条亭堠空。
汉家讨狂虏,籍役满山东。
去年出飞狐,今年出云中。
得地不足耕,杀人以为功。
登高望衰草,感叹意何穷。
作者介绍 高启简介
高启(1336-1374),汉族,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文学家。字季迪,号槎轩,长洲(今江苏苏州市)人。元末隐居吴淞青丘,自号青丘子。高启才华高逸,学问渊博,能文,尤精于诗,与刘基、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初唐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

明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力辞不受。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郡治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著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关键词解释

  • 杀人

    读音:shā rén

    繁体字:殺人

    造句:

  • 不足

    读音:bù zú

    繁体字:不足

    短语:贫乏 左支右绌 缺乏 短小 青黄不接 匮 枯竭 紧张 匮乏 捉襟见肘

    英语:lacking

    意思:
    1.不充足,

  • 以为

    读音:yǐ wéi

    繁体字:以為

    短语:当 道 看

    英语:consider (that)

    意思:(以为,以为)

    1.认为。
    《左传僖公二十

  • 得地

    读音:de dì

    繁体字:得地

    意思:
    1.得到土地。
    《左传成公二年》:“子得其国宝,我亦得地,而纾于难,其荣多矣。”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秦兵不獘而多得地,是彊秦而弱赵也。”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