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甘林》 试问甘藜藿,未肯羡轻肥。

试问甘藜藿,未肯羡轻肥。

意思:试着问甘吃,不肯羡慕轻肥。

出自作者[唐]杜甫的《甘林》

全文赏析

这首诗《舍舟越西冈,入林解我衣》是一首描绘归隐生活的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自由的向往。 首联“舍舟越西冈,入林解我衣。”描绘了诗人乘船渡过西边的山冈,进入树林脱去外衣的情景。这一联以简洁的笔法描绘了诗人归隐的行动,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颔联“青刍适马性,好鸟知人归。”进一步描绘了归隐生活的细节,诗人给马喂上青草,让马适应自然环境,同时,鸟儿也知道诗人归来,给人以温馨的归家之感。这一联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拟人手法,将马和鸟都赋予了人性,更加突显了诗人的情感。 颈联“晨光映远岫,夕露见日晞。”描绘了诗人归隐后的自然景色,晨光映照着远处的山峰,夕阳下的露水也显得格外清新。这一联以优美的景色衬托诗人的心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由的向往。 接下来的一联中,“经过倦俗态,在野无所违。”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的厌倦,他在乡野生活中找到了自我,不再受世俗的束缚。这种对自由的追求和对世俗的厌倦,是诗人归隐的核心情感。 在尾联中,“勿矜朱门是,陋此白屋非。”诗人告诫人们不要过于追求富贵,不要鄙视朴素的乡村生活,要懂得珍惜自然和自由。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也表达了他对归隐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的归隐生活,表达了他对自然和自由的向往,以及对世俗的厌倦。诗人的情感真挚而深刻,让人感受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由的追求。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舍舟越西冈,入林解我衣。
青刍适马性,好鸟知人归。
晨光映远岫,夕露见日晞。
迟暮少寝食,清旷喜荆扉。
经过倦俗态,在野无所违。
试问甘藜藿,未肯羡轻肥。
喧静不同科,出处各天机。
勿矜朱门是,陋此白屋非。
明朝步邻里,长老可以依。
时危赋敛数,脱粟为尔挥。
相携行豆田,秋花霭菲菲。
子实不得吃,货市送王畿。
尽添军旅用,迫此公家威。
主人长跪问,戎马何时稀。
我衰易悲伤,屈指数贼围。
劝其死王命,慎莫远奋飞。
作者介绍 杜甫简介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关键词解释

  • 藜藿

    读音:lí huò

    繁体字:藜藿

    英语:coarse food

    意思:
    1.藜和藿。亦泛指粗劣的饭菜。
    《韩非子五蠹》:“粝粢之食,藜藿之羹。”
    《文选曹植<七启

  • 试问

    读音:shì wèn

    繁体字:試問

    短语:请问 借光

    英语:may I ask

    意思:(试问,试问)

    1.试着提出问题。试探性地问。
    《晋书

  • 轻肥

    读音:qīng féi

    繁体字:輕肥

    意思:(轻肥,轻肥)

    1.“轻裘肥马”的略语。
    唐·权德舆《侍从游后湖宴坐》诗:“轻肥何为者,浆藿自有余。”
    元·汪元亨《折桂令归隐》曲:“醉里磨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