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学白公引泾东注渭,五斗黄泥一钟水。
意思:你不学习白公引泾东注入渭水,五斗黄泥一钟水。
出自作者[宋]苏轼的《东阳水乐亭(为东阳令王都官概作。)》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山间清泉的诗,诗人通过对泉水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首句“君不学白公引泾东注渭,五斗黄泥一钟水。”运用了典故,白公引泾水东注渭水,使得渭水变得浑浊,五斗黄泥才能沉淀一钟清水。诗人借此表达了对世俗纷扰和繁华的厌恶,以及对清澈自然之美的向往。
接下来“又不学哥舒横行西海头,归来羯鼓打凉州。”再次运用典故,描述了哥舒翰在西海头横行霸道,回来后用羯鼓演奏凉州曲。诗人通过对比,强调了泉水的清静自然,与世俗的喧嚣形成鲜明对比。
然后诗人笔锋一转,描绘了泉水所在的空山石壁,强调了清泉的有声无用之美。这里的“有声无用”并非真的无用,而是指泉水的声音虽然不能带来实际的利益,但是却能给人带来心灵上的愉悦和享受。
接着诗人用“流泉无纟玄石无窍,强名水乐人人笑。”来形容泉水的清澈和纯净,没有丝毫的杂质和污染。这里的“水乐”是指泉水发出的声音,诗人用“人人笑”来表达世人对这种自然之美的漠视和不理解。
在下文中,诗人又运用了多个典故,表达了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和感悟。最终归结为对清泉之声的喜爱和赞美,认为这种自然之声能够给人带来心灵上的愉悦和享受。
整首诗语言生动,意境深远,通过对山间清泉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