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家游赏上春台,十里神仙迷海岛。
意思:一万家观赏上春台,十里神仙迷海岛。
出自作者[宋]苏轼的《木兰花令》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描绘元宵佳节时,人们欢乐游赏的场景,尤其是公庭无讼,让人们更能享受节日的愉快。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将元宵节的氛围渲染得淋漓尽致。
首句“元宵似是欢游好”,直接点明主题,元宵佳节,欢乐的游赏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这句诗奠定了全诗轻松愉快的基调。
“何况公庭民讼少。万家游赏上春台,十里神仙迷海岛。”这几句诗描绘了万家百姓因为公庭无讼,都可以去春台上欢乐游赏,十里之地就如同神仙般的在海岛上迷离陶醉。这里既表现了诗人对元宵节万家游赏的热烈气氛的赞美,也寄托了诗人对公正社会、无讼之境的向往。
“平原不似高阳傲”一句中,“平原”在此处或可理解为诗人本人,“高阳”则是指《汉书·灌夫传》中描述的汉代人灌夫的形象,他为人刚直,傲骨铮铮。这里诗人通过“平原不似高阳傲”表达了自己不愿像灌夫那样刚直傲慢,而是愿意像这首诗中所描绘的那样,能够与众人雍容地交谈、欢笑。
“促席雍容陪语笑。坐中有客最多情,不惜玉山拚醉倒。”这句中,“促席”表示的是近在咫尺,亲密无间的氛围,“陪语笑”则描绘出人们在一起欢乐交谈的场景。“坐中有客最多情,不惜玉山拚醉倒”则进一步描绘出诗人和众人相处融洽,欢度佳节的情景。这里的“最多情”不仅表现了诗人的热情好客,也暗示了诗人愿意与众人分享佳节的快乐,甚至不惜醉倒。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元宵佳节时人们欢乐游赏的场景,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公正社会、无讼之境的向往,以及对欢乐、和谐的人际关系的赞美。诗中流露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读来令人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