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劝学歌》 不通六籍不是学,未了三才未是人。

不通六籍不是学,未了三才未是人。

意思:不通达六经不是学,没有了天、地、没有这样的人。

出自作者[宋]陈普的《劝学歌》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激励人追求道义、伦理、学问和精进自我的诗篇。它以人类在宇宙中的地位和责任为主题,强调了人的独特性和重要性,并鼓励人们通过自我努力和反思,成为有道义、有学问、有责任、有成就的人。 首先,诗中提到了太极肇判、两仪生,这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基本概念,表达了宇宙的起源和万物的发展。接着,诗人强调了人在天地万物中的地位,认为人只是天地间的一物,但因其道义而超越了其他物类。这种观点表达了人的尊严和价值,强调了人的道德和精神层面的重要性。 诗人进一步指出,人立于天地之间,承担着天地之间的责任和义务,即人伦。人伦包括了家庭、社会和国家等各个方面,是人们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诗人强调,人的成长和发展不是外在的强加,而是内在的自我奋发,如日出般崭新。 诗人鼓励人们要珍惜时间,不要虚度光阴,要努力追求知识和真理。同时,诗人也提醒人们要自我反省和猛省,不要虚度年华,要对自己的行为和思想负责。 在学问方面,诗人强调了通六籍的重要性,即学习各种知识和文化。诗人认为只有了解了天地万物、三才之道,才能真正成为人。同时,诗人也强调了礼仪、制度和详细明了的必要性,这些都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必须遵守的规范和准则。 最后,诗人鼓励人们要追求圣贤之道,成为有道义、有学问、有成就的人。这需要人们不断努力、精进自我、不断反思和反省自己的行为和思想。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激励人们追求道义、伦理、学问和精进自我的诗篇。它强调了人的尊严和价值,鼓励人们通过自我努力和反思,成为有道义、有学问、有责任、有成就的人。这首诗充满了对人的尊重和期望,同时也充满了对自我成长和发展的鼓励和激励。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太极肇判两仪生,其中人为万物灵。
人亦天地一物耳,独以道义超众形。
立为三才中宇宙,发挥天地经人伦。
兹事初非外烁伐,毫发皆奋七尺身。
后生可畏如日出,千金之躯岂可轻。
寸阴可惜莫虚掷,百年安得长青春。
有力如虎当猛省,何况责望深父兄。
不通六籍不是学,未了三才未是人。
希圣必须志尧舜,希贤必有为颜曾。
义理彝伦精讲究,礼乐制度须详明。
体用源流务透彻,血脉文理仍流行。
会通两尽始无碍,范围未始离曲成。
无尘胸次贮万卷,拔出笔力找千钧

关键词解释

  • 三才

    读音:sān cái

    繁体字:三才

    英语:three types of talent

    意思:
    1.天、地、人。
    《易说卦》:“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

  • 未了

    读音:wèi liǎo

    繁体字:未了

    英语:unfinished; outstanding

    意思:
    1.没有完毕;没有结束。
    《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一子夜四时歌秋歌十三》:“寒衣尚

  • 不通

    读音:bù tōng

    繁体字:不通

    短语:拥塞 隔阂 阻塞 短路 梗塞 梗 打断 梗阻 闭塞 堵塞 绿灯 卡住 淤塞 死 淤 阻隔 过不去

    英语:be obstructed

  • 六籍

    读音:liù jí

    繁体字:六籍

    意思:
    1.即六经。
    《文选班固<东都赋>》:“盖六籍所不能谈,前圣靡得言焉。”
    李善注:“六籍,六经也。”
    晋·陶潜《饮酒》诗之二十:“如何绝世

  • 不是

    读音:bú shì

    繁体字:不是

    短语:讹误 错误 不对 大过 谬误 病 错 差错 偏向 谬 过错 错处 差 误 偏差 讹

    英语:(n) blame or fault

  • 是人

    读音:shì rén

    繁体字:是人

    意思:犹人人,任何人。
    唐·姚合《赠张籍太祝》诗:“古风无手敌,新语是人知。”
    宋·周邦彦《梅雪》词:“迴文近传锦字,道为君瘦损,是人都说。”
    清·李渔《闲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