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民似蚁饥难给,侠士如鹰饱易扬。
意思:遗民像蚂蚁饥饿难给,侠如鹰饱易扬。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书事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人道山东入职方,书生胆小虏空长。遗民似蚁饥难给,侠士如鹰饱易扬。》是一首对山东地区人民生活状况的描绘和感慨的诗。它通过生动的比喻和鲜明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人民疾苦的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愤慨。
首联“人道山东入职方,书生胆小虏空长。”描绘了山东地区人民艰难的生活状况。这里的“入职方”可以理解为人们为了生活而不得不从事危险的工作,如冒险捕猎、打渔等,而“胆小虏空长”则表达了书生们对此的无奈和无力感。这一联通过对比,突出了山东地区人民生活的艰辛。
颔联“遗民似蚁饥难给,侠士如鹰饱易扬。”进一步描绘了山东地区人民的生活状况。这里,“遗民似蚁”比喻了生活在战乱中的遗民们如同蚂蚁一样艰难求生,而“侠士如鹰”则表达了那些有志气的侠士们虽然生活艰苦,但仍然能够保持自己的尊严和勇气。这一联通过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山东地区人民在战乱中的苦难和坚韧。
颈联“未见驰车修寝庙,先闻铸印拜侯王。”描绘了社会现实的不公和权贵对资源的垄断。“未见驰车修寝庙”指的是普通百姓连最基本的修缮庙宇的权利都没有,“先闻铸印拜侯王”则揭示了权贵们通过权力垄断资源,铸印封侯,过着奢华的生活。这一联通过对比,揭示了社会的不公和权力的腐败。
尾联“青齐父老应流涕,何日鸾旗驻路旁。”表达了诗人对青齐父老的同情和对未来的担忧。“青齐”是山东的古称,“鸾旗”是古代帝王出巡时用的旗帜,这里用来象征朝廷的象征。“应流涕”表达了青齐父老对现状的无奈和痛苦,“何日鸾旗驻路旁”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担忧和期待朝廷能够关注到山东地区的愿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山东地区人民生活状况的描绘和感慨,表达了诗人对人民疾苦的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愤慨。诗中生动的比喻和鲜明的意象,使得诗歌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表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