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再和三篇》 雄辞自可吞云梦,博识应能对仲师。

雄辞自可吞云梦,博识应能对仲师。

意思:雄辞自己可以吞云梦,渊博的知识应能对仲师。

出自作者[宋]苏颂的《再和三篇》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有深度的诗,作者通过描绘自己的才华和抱负,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和信心。 首句“莫叹潜鳞久在池,已喧才誉满朝知”,表达了作者对自己的才能和声誉的自信,暗示他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誉。这里的“潜鳞”可以理解为隐藏的才华,作者并没有因为被长期忽视而感到沮丧,反而对自己的才华充满信心,认为自己已经得到了应有的认可。 “雄辞自可吞云梦,博识应能对仲师”两句,表达了作者的雄心壮志和知识渊博。这里的“云梦”可以理解为广阔的天地,暗示作者有宏大的抱负和广阔的视野。而“博识应能对仲师”则暗示作者具有深厚的知识储备和智慧,能够应对各种挑战。 “荣辱早谙真采选,竞谦不校古儒棋”两句,表达了作者对荣辱的理解和态度。作者认为自己已经历过各种荣辱,能够从容应对,同时也表达了作者谦虚谨慎的态度,不与人争执。 最后,“使还即见金门召,况有中和乐职诗”两句,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期待和信心。作者认为只要得到重用,就能够发挥自己的才能,为国家做出贡献。同时,这也暗示了作者对职业的热爱和满足。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自己才华和抱负的自信,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和信心。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积极向上的力量。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莫叹潜鳞久在池,已喧才誉满朝知。
雄辞自可吞云梦,博识应能对仲师。
荣辱早谙真采选,竞谦不校古儒棋。
使还即见金门召,况有中和乐职诗。
作者介绍
苏颂(1020年-1101年),字子容,号铁冠道人,是中国宋代著名的科学家、哲学家、文学家、政治家和艺术家等多才多艺的人物。他出生于河南汝州一个官宦家庭,早年曾任过徐州知州和江宁府推官等职,后来历任礼部侍郎、太常卿等职。苏颂在政治上倡导开疆拓土,发展经济,加强刑法,提出“三务”(即钦定土地、推行新法和整顿军备)和“三策”(即皇帝当巡视全国,如有壅蔽者一律除掉;设立中书省,以督促各地政务;推行渔业、农业和水利事业),为宋代政治改革作出了积极贡献。

苏颂在科学和技术方面也有很高的成就,他是中国古代科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他主张以天圆地方为宇宙观,提出了“太虚实落说”和“青阳三策论”等理论,还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赤道仪和水银温度计,对天文学、数学、物理学和地球科学等领域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此外,苏颂还是一位知名的文学家和书画家。他的散文以议论和叙事为主,风格清新脱俗,充满诗意;他的书法和画作也具有浓厚的艺术气息,代表作有《铁冠图》等。

关键词解释

  • 云梦

    读音:yún mèng

    繁体字:雲夢

    意思:(云梦,云梦)
    亦作“云瞢”。

    1.古薮泽名。
    汉·魏之前所指云梦范围并不很大,晋以后的经学家才将云梦泽的范围越说越广,把洞庭湖都包括在内。

  • 博识

    读音:bó shí

    繁体字:博識

    英语:pansophy

    意思:(博识,博识)

    1.学识广博。
    《子华子晏子》:“昔先大夫随武子之在位也,明睿以博识,晋国之隽老也。”<

  • 雄辞

    读音:xióng cí

    繁体字:雄辭

    意思:(雄辞,雄辞)
    气魄宏大、才情横溢的言论或文章。
    唐·刘长卿《送薛据宰涉县》诗:“雄辞变文名,高价喧时议。”
    宋·王安石《祭欧阳文忠公文》:“其雄辞闳辩,

  • 自可

    读音:zì kě

    繁体字:自可

    意思:
    1.本来可以;自然可以。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夙惠》:“太丘曰:‘如此,但糜自可,何必饭也。’”宋·叶适《寄吕巽伯换酒亭》诗:“瑯琊初址未完牢,犹倚虚名用我曹。自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