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贻妄怒》 南方食虾蟆,密捕向清畎。

南方食虾蟆,密捕向清畎。

意思:南方吃青蛙,秘密逮捕向清水沟。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贻妄怒》

全文赏析

这首诗《饮食无远近》是一首对食物的赞美和对饮食习惯的反思,表达了对食物的热爱和对某些食物的厌恶。 首先,诗中提到了“所美贵甘{左车右耍}”,这是对食物的赞美,强调食物的美味和珍贵。接着,诗中提到了南方食虾蟆,密捕向清畎,这是一种捕捞方式,也是对食物的赞美和尊重。 然而,诗中也有一些人对虾蟆的厌恶和反感,他们认为这种食物丑陋不堪,甚至比螺蛳蚬还要糟糕。这种观点引发了人们对食物的反思,也引发了对不同饮食习惯的讨论。 西蜀亦取之,水田名谷犬。这句话也表达了对不同食物的接受和尊重,同时也提醒人们不要过于狭隘地看待食物。 最后,诗中呼吁人们不要只关注中州的食物,而应该对其他地区的食物也保持开放和尊重的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对食物的热爱和对不同饮食习惯的尊重,同时也提醒人们不要过于狭隘地看待食物。这首诗具有很强的启示性和教育意义。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饮食无远近,所美贵甘{左车右耍}。
南方食虾蟆,密捕向清畎。
齿咀口且讳,闻语辄忿喘。
此物何丑恶,犹胜螺蛳蚬。
西蜀亦取之,水田名谷犬。
彼士不为惭,吴人休独愐。
岂须若中州,牛羊烹大脔。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

关键词解释

  • 虾蟆

    读音:há má

    繁体字:蝦蟆

    英语:frog

    意思:(虾蟆,虾蟆)
    亦作“蛤蟆”。

    1.《史记龟策列传》:“月为刑而相佐,见食于虾蟆。”
    北魏·郦道元《水经

  • 南方

    读音:nán fāng

    繁体字:南方

    短语:南部

    英语:south

    意思:
    1.南面,南边。表示方位。
    《易说卦》:“离也者,明也,万物皆相见,南方之卦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