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月出寒浦,残星浸水濆。
意思:带个出寒浦,残星浸泡水渍。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早渡长芦江》
全文赏析
这首诗《带月出寒浦,残星浸水濆》是一首描绘自然风景的优美诗篇。从题目可以看出,诗人是在一个寒冷的夜晚,沿着江边行走,欣赏着月色下清冷寂静的江景。
首联“带月出寒浦,残星浸水濆”,诗人以寒冷的月色和寥落的星辰为背景,描绘出一种清冷寂静的氛围。月色如带,洒在寒冷的江面上,星辰点点,倒映在江水边。这种描绘给人一种清幽、寂静的感觉,仿佛可以听到江水轻轻流淌的声音。
颔联“帆开风色正,舟急浪花分”,诗人进一步描绘了江上的景象。船帆张开,风势正好,小舟在风浪中疾驶,浪花飞溅。这一联描绘了船行江上的动态美,给人一种动态、生动的感觉。同时,也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
颈联“雾气横江白,鸡声隔岸闻”,诗人笔锋一转,描绘了江边的雾气和隔岸的鸡鸣。雾气弥漫,横贯江面,白茫茫的一片;隔岸传来鸡鸣声,打破了夜的寂静。这一联描绘了江边的自然景象,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
尾联“天晴建业近,锺岫起孤云”,诗人以天晴、建业和山岫为背景,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建业即南京,诗人看到天晴、阳光明媚的景象,感到建业离自己很近;同时又看到山岫上飘浮的白云,不禁想起人生的短暂和无常。这一联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和感慨,又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清冷寂静的江景为背景,通过描绘船行江上的动态美、江边的自然景象和对人生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诗中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