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题宝塔》 目连舍利,常隐於中。

目连舍利,常隐於中。

意思:目连舍利,经常隐藏在中。

出自作者[宋]释印肃的《题宝塔》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赞美佛塔的诗,通过对佛塔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对佛教的信仰和尊重。 诗中描述了佛塔的无缝、不动、虚空涌出、恒河沙劫尽入其中、三世诸佛一法身通等特性,表达了佛塔的庄严和伟大。同时,诗中也描绘了佛塔的护持礼塔、摧灭魔踪、显正宝塔等功用,表达了佛塔对众生的保护和指引。 此外,诗中也提到了佛塔的种种神奇之处,如目连舍利常隐於中、阿育王像妙色金容、天龙八部万亿灵通等,这些描述增加了佛塔的神秘感和吸引力。 整首诗通过对佛塔的赞美和描绘,表达了对佛教的信仰和尊重,同时也鼓励人们信奉佛教、布施佛塔,以期获得功德和福报。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充满信仰和敬畏之情的诗歌,通过对佛塔的赞美和描绘,表达了对佛教的信仰和尊重,同时也鼓励人们积极行善,追求心灵的净化和解脱。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塔本无缝,真如不动。
说此经处,涌出虚空。
释迦多宝,听说如梦。
东西无二,见见不同。
无刹不收,无色不融。
层层落落,光影重重。
恒河沙劫,尽入其中。
三世诸佛,一法身通。
针劄不入,寿量无穷。
目连舍利,常隐於中。
阿育王像,妙色金容。
天龙八部,万亿灵通。
擎山持杵,遍满虚空。
护持礼塔,摧灭魔踪。
显正宝塔,八面玲珑。
水火不坏,障毗岚风。
众生见者,永脱樊笼。
信者施者,功德不空。
无住布

关键词解释

  • 舍利

    读音:shè lì

    繁体字:捨利

    英语:Buddhist relics

    意思:
    1.梵语。意译“身骨”。
    释迦牟尼佛遗体火化后结成的坚硬珠状物。又名舍利子。
    《魏书

  • 目连

    读音:mù lián

    繁体字:目連

    意思:(目连,目连)
    亦作“目莲”。

    1.梵语摩诃目犍连的略语。
    释迦牟尼十大弟子之一。传说他神通广大,能飞抵兜率天。母死,堕饿鬼道中,为救母脱离饿鬼道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