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献百花洲图上陈州晏相公》 素发频来醉,沧浪减去思。

素发频来醉,沧浪减去思。

意思:白发常来了,沧浪减去思考。

出自作者[宋]范仲淹的《献百花洲图上陈州晏相公》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风景诗,描绘了穰洲(即江南)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这里的喜爱之情。 首联“穰下胜游少,此洲聊入诗”,点明穰洲是游赏的好去处,这里可以入诗。颔联“百花争窈窕,一水自涟漪”,描绘了穰洲的百花争艳、水波涟漪的美景,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颈联“洁白怜翘鹭,优游羡戏龟”,通过对白鹭和乌龟的描绘,进一步展现了穰洲的生态环境之美好。 接下来,诗中描述了穰洲的建筑之美,“阑干红屈曲,亭宇碧参差”,红白相间的栏杆曲折有致,亭宇高耸入云,给人以典雅之感。而“倒影澄波底,横烟落照时”则描绘了水面上倒映的亭宇和落日的烟雾,增添了诗的意境之美。 在描述穰洲的动植物的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这里的喜爱之情,“月明鱼竞跃,春静柳闲垂”,“万竹排霜杖,千荷卷翠旗”,这些描述都体现了诗人对穰洲的热爱。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素发频来醉,沧浪减去思”,“步随芳草远,歌逐画船移”,希望经常来这里畅饮、游玩,享受美好的生活。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穰洲美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中也体现了诗人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向往,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穰下胜游少,此洲聊入诗。
百花争窈窕,一水自涟漪。
洁白怜翘鹭,优游羡戏龟。
阑干红屈曲,亭宇碧参差。
倒影澄波底,横烟落照时。
月明鱼竞跃,春静柳闲垂。
万竹排霜杖,千荷卷翠旗。
菊分潭上近,梅比汉南迟。
岸鹊依人喜,汀鸥不我疑。
彩丝穿石节,罗襪踏青期。
素发频来醉,沧浪减去思。
步随芳草远,歌逐画船移。
绘写求真赏,缄藏献己知。
相君那肯爱,家有凤皇池。
作者介绍 范仲淹简介
范仲淹(989年8月29日-1052年5月20日),字希文,汉族。苏州吴县人。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

范仲淹幼年丧父,母亲改嫁长山朱氏,遂更名朱说。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苦读及第,授广德军司理参军,迎母归养,改回本名。后历任兴化县令、秘阁校理、陈州通判、苏州知州等职,因秉公直言而屡遭贬斥。康定元年(1040年),与韩琦共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采取“屯田久守”方针,巩固西北边防。庆历三年(1043年),出任参知政事,发起“庆历新政”。不久后,新政受挫,范仲淹被贬出京,历知邠州、邓州、杭州、青州。皇祐四年(1052年),改知颍州,范仲淹扶疾上任,于途中逝世,年六十四。追赠兵部尚书、楚国公,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

范仲淹政绩卓著,文学成就突出。他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对后世影响深远。有《范文正公文集》传世。

关键词解释

  • 素发

    读音:sù fā

    繁体字:素發

    解释:1.白发。

    详细释义:白发。文选?潘岳?秋兴赋:『斑鬓髟以承弁兮,素发飒以垂领。』聊斋志异?卷一?劳山道士:『一道士坐蒲团上,素发垂领,而神观爽迈。』<

  • 沧浪

    读音:cāng láng

    繁体字:滄浪

    英语:azure water

    意思:(沧浪,沧浪)

    1.古水名。有汉水、汉水之别流、汉水之下流、夏水诸说。
    《书禹贡》:“嶓冢导

  • 去思

    读音:qù sī

    繁体字:去思

    意思:谓地方士民对离职官吏的怀念。语出《汉书何武传》:“欲除吏,先为科例以防请託,其所居亦无赫赫名,去后常见思。”
    南朝·梁·沈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文》:“去思一借之情,愈久弥结。”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