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病中偶书二首》 已感节候变,物态舒阳春。

已感节候变,物态舒阳春。

意思:已感季节变化,植物形态舒阳春。

出自作者[宋]蔡襄的《病中偶书二首》

全文创作背景

《病中偶书二首》是宋代文学家蔡襄的一首诗,创作于他晚年因病卧床期间。这首诗以作者自身的疾病和生活经历为背景,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和思考。 第一首诗写道:“病起萧萧两鬓华,青阳如箭逝年华。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病中醒来时的情景,他发现自己的头发已经斑白,时间像箭一样飞逝。然后,他开始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认为人生就像一只飞鸿踏在雪泥上,短暂而无常。 第二首诗写道:“老去光阴速可惊,鬓霜成露水成冰。谁知得酒尚能醉,更喜逢人话旧情。”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叹和对友情的珍视。他认为老年时光过得非常快,让人感到惊讶。然而,即使身体衰老,他仍然能够享受美酒和与朋友聊天的快乐。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作者的疾病和生活经历,表达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感悟。它提醒人们珍惜时间、珍惜生命,并重视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已感节候变,物态舒阳春。
那复壮年意,如今多病身。
净室焚香久,烘炉煮药频。
神欢百虑解,销尽眼前尘。
作者介绍 蔡襄简介
蔡襄(1012年3月7日—1067年9月27日),字君谟,汉族,北宋福建路兴化军仙游县慈孝里赤湖蕉溪(今福建省仙游县枫亭镇九社青泽亭)人。北宋著名书法家、政治家、茶学家。

天圣八年(1030年),蔡襄登进士第,先后任馆阁校勘、知谏院、直史馆、知制诰、龙图阁直学士、枢密院直学士、翰林学士、三司使、端明殿学士等职,出任福建路转运使,知泉州、福州、开封和杭州府事。治平四年(1067年),蔡襄逝世。累赠少师,谥号“忠惠”。

蔡襄为官正直,所到之处皆有政绩。就任泉州知府时,主持建造万安桥(洛阳桥);就任福州知府时,去处民间巫蛊的危害;在建州就任福建路转运使(省长)时,倡植福州市至漳州府七百里驿道松;在园林艺术上,君谟主持制作武夷茶“小龙团”。所著《茶录》总结了古代制茶、品茶的经验,而《荔枝谱》则被称赞为“世界上第一部果树分类学著作”。蔡襄工于书法,诗文清妙,其书法浑厚端庄,淳淡婉美,自成一体,为“宋四家”之一。有《蔡忠惠公全集》传世。

关键词解释

  • 阳春

    读音:yáng chūn

    繁体字:陽春

    英语:spring

    意思:(阳春,阳春)

    1.春天;温暖的春天。
    《管子地数》:“君伐菹薪,煮泲水为盐,正而积之三万钟,至阳春,

  • 物态

    读音:wù tài

    繁体字:物態

    英语:state of matter

    意思:(物态,物态)

    1.物的形态、表象。
    清·王夫之《姜斋诗话》卷一:“然得物态,未得物理。”<

  • 节候

    读音:jié hòu

    繁体字:節候

    英语:A seasonal climate.

    意思:(节候,节候)
    时令气候。
    《南齐书褚炫传》:“从宋明帝射雉,至日中,无所得……炫独曰:‘今

  • 变物

    读音:biàn wù

    繁体字:變物

    意思:(变物,变物)
    谓使万物变化生长。
    《孔子家语好生》:“舜之为君也,其政好生而恶杀,其任授贤而替不肖。德若天地而静虚,化若四时而变物。”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