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猛虎行》 不贪犬与豕,不窥藩与墙。

不贪犬与豕,不窥藩与墙。

意思:不贪狗和猪,不看篱笆和围墙。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猛虎行》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雄健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山林猛虎的生动画面,表达了诗人对猛虎不与麋鹿为伍、不食人肉的处世之道的赞赏,同时也对人类滥设陷阱、残杀生灵的行为表示了深深的忧虑。 首段“山木暮苍苍,风凄茅叶黄”描绘了山林傍晚的景色,为整个故事设定了背景。接着,“有虎始离穴,熊罴安敢当”以虎的视角展现其威猛,表现出虎的独立、勇敢和无所畏惧。 “掉尾为旗纛,磨牙为剑鋩。猛气吞赤豹,雄威蹑封狼。”这几句进一步描绘了虎的威猛形象,将其塑造成一个具有强大力量和威慑力的角色。 “不贪犬与豕,不窥藩与墙。”这两句表达了虎的清高和自守,不屑于与猪争食,也不屑于窥觎篱笆和墙内的食物,体现了其高尚的品格。 “当途食人肉,所获乃堂堂。”这里表达了虎在适当的时机获取食物,即所谓的“当途食人肉”,这是正当的行为,而非贪婪或掠夺。 “食人既我分,安得为不祥。”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虎的赞赏,认为虎的行为是理所当然的,而非不祥之兆。 “麋鹿岂非命,其类宁不伤。”这里诗人对人类滥设陷阱、残杀生灵的行为表示了批评,认为麋鹿也有生命,它们也会受到伤害。 最后,“满野设罝网,竞以充圆方。”这里再次表达了诗人对人类行为的批评,认为人们设置陷阱、捕杀生灵的行为是错误的。 整首诗以虎的形象为载体,表达了诗人对猛虎不与麋鹿为伍、不食人肉的处世之道的赞赏,同时也对人类滥设陷阱、残杀生灵的行为表示了深深的忧虑。诗中雄健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使得这首诗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山木暮苍苍,风凄茅叶黄。
有虎始离穴,熊罴安敢当。
掉尾为旗纛,磨牙为剑鋩。
猛气吞赤豹,雄威蹑封狼。
不贪犬与豕,不窥藩与墙。
当途食人肉,所获乃堂堂。
食人既我分,安得为不祥。
麋鹿岂非命,其类宁不伤。
满野设罝网,竞以充圆方。
而欲我无杀,奈何饥馁肠。
作者介绍 邵雍简介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

关键词解释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