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索。
意思:冷落。
出自作者[宋]无名氏的《瑞鹤仙·赏残陶径菊》
全文赏析
这首诗《赏残陶径菊。正袅袅愁予,风凄露肃》是一首优美的词,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作者在欣赏陶器上的残菊时所感受到的愁绪和寂静。
首先,诗中的“陶径菊”是诗人的焦点,他通过描绘残菊的姿态,表达出一种深深的哀愁和孤独。这种情感被“袅袅愁予,风凄露肃”的氛围进一步强化,使人感受到一种深深的忧郁和寂寥。
“何人抱幽独”一句,诗人似乎在询问自己,是否也像那些被遗弃在陶径上的菊花一样,独自承受着寂寞和孤独。这种自我反思和自我质疑,使诗人的内心世界更加鲜明地呈现出来。
接下来,“此情谁属”一句,诗人似乎在寻找共鸣,希望有人能理解他的感受。然而,“向底处、骋怀游目”却揭示出诗人内心的迷茫和无助。他试图通过开阔视野,寻找解脱,但最终却发现这并不能解决问题。
“小窗前,频览菱花,一笑鬓丝犹绿。”这几句诗描绘了作者在窗前欣赏残菊的情景,尽管鬓发已经斑白,但心中的热情并未消退。这种描绘展示了作者坚韧不屈的精神面貌。
“萧索。故国云迷,佳人日暮,轻颦倚竹。”这几句诗又回到了对过去的回忆,对故国和佳人的思念使诗人感到萧索和无助。这种情感被进一步强化,使诗人的内心世界更加鲜明地呈现出来。
“短钗敲玉。算几夜、恁孤宿。”这几句诗描绘了作者在夜晚独自饮酒的情景,表达了他内心的孤独和无助。
最后,“问旅情如许,怎生排遣”一句,诗人似乎在询问如何排解这种内心的困扰。而“应费酒尊诗轴”则表达了他试图通过饮酒作诗来排解内心的困扰,但这也只是暂时的缓解,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变化,从最初的忧郁和孤独,到中间的迷茫和无助,再到最后的孤独和无奈。整首诗充满了对生活的深刻反思和对人生的深刻理解,是一首非常有深度的诗篇。
相关句子
-
恁萧索。-- 出自《点绛唇·风劲云浓》作者:[宋]朱淑真
- 秋萧索。-- 出自《谒金门 赋玉簪》作者:[元]王庭筠
- 夜萧索。-- 出自《品令·夜萧索》作者:[宋]颜博文
- 客怀萧索。-- 出自《点绛唇·卷上珠帘》作者:[宋]邓有功
- 最萧索。-- 出自《扑蝴蝶·兰摧蕙折》作者:[宋]邵叔齐
- 井梧萧索。-- 出自《点绛唇·秋气微凉》作者:[宋]王安国
- 九秋萧索。-- 出自《善哉行》作者:[南北朝]谢灵运
- 萧索景。-- 出自《梅花引·园林静》作者:[宋]无名氏
- 寒萧索。-- 出自《忆秦娥·寒萧索》作者:[宋]赵长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