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皇风》 仁圣天子神且武,内兴文教外披攘。

仁圣天子神且武,内兴文教外披攘。

意思:仁慈圣明天子神且武,内兴文教外披挽。

出自作者[唐]杜牧的《皇风》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对古代仁明君王的赞美和对社会现实的忧虑。 首句“仁圣天子神且武”是对天子的赞美,描绘出一位神圣且勇武的君主形象。接下来的“内兴文教外披攘”则展示了这位天子在治理国家时的内外兼顾,既有对内以文教复兴国家,又有对外以武力保护疆土。 “以德化人汉文帝”和“侧身修道周宣王”两句分别以汉文帝和周宣王为例子,进一步阐述了天子的仁德和修身之道。汉文帝侧身修道,体现了他的自我约束和自我提升,而周宣王则以德化人,展示了他的道德感化和治理方式。 “迒蹊巢穴尽窒塞,礼乐刑政皆弛张”这两句描绘了社会秩序的恢复和政治制度的改革。通过清除道路上的障碍,整顿礼乐制度,改革刑法政事,使社会秩序得到恢复,政治制度得到改革。 最后,“何当提笔侍巡狩,前驱白旆吊河湟”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社会现实的忧虑和对天子的期望。诗人希望天子能够提笔巡视,前去慰问那些因为社会问题而受到伤害的人们,尤其是那些在河湟地区因贫困、不公正等原因而受到苦难的人们。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古代仁明君王的赞美和对社会现实的忧虑,表达了诗人对于政治清明、社会公正的期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那些因社会问题而受到伤害的人们深深的同情和关怀。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仁圣天子神且武,内兴文教外披攘。
以德化人汉文帝,侧身修道周宣王。
迒蹊巢穴尽窒塞,礼乐刑政皆弛张。
何当提笔侍巡狩,前驱白旆吊河湟。
作者介绍 杜牧简介
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

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大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关键词解释

  • 兴文

    读音:xīng wén

    繁体字:興文

    意思:(兴文,兴文)

    1.提倡文治,致力教化。
    汉·王褒《四子讲德论》:“今南郡获白虎,亦偃武兴文之应也。”
    《醒世恒言薛录事鱼服证仙》:“吏不催

  • 仁圣

    读音:rén shèng

    繁体字:仁聖

    意思:(仁圣,仁圣)

    1.仁德圣明。亦指仁德圣明者。古代多用作称颂帝王的套词。
    《礼记经解》:“其在朝廷,则道仁圣礼义之序,燕处则听雅颂之音。”

  • 天子

    读音:tiān zǐ

    繁体字:天子

    短语:王 帝王 君 君主 可汗 统治者 陛下 帝 沙皇 上 国王 当今 国君

    英语:a Son of Heaven

    意思:

  • 披攘

    读音:pī rǎng

    繁体字:披攘

    意思:犹披靡。
    《文选曹植<责躬诗>》:“朱旗所拂,九土披攘,玄化滂流,荒服来王。”
    吕向注:“披攘,犹披靡也。”
    晋·傅玄《秦女休行》:“洒血溅飞梁,勐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