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独坐二首》 水花寒落岸,山鸟暮过庭。

水花寒落岸,山鸟暮过庭。

意思:水中花寒落岸,鸟儿晚上走过庭院。

出自作者[唐]杜甫的《独坐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竟日雨冥冥》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诗人生活状态的诗,表达了诗人在自然和生活中感受到的温暖和苦涩。 首先,诗中描绘了阴雨连绵的景象,双崖青翠,水流清澈,山鸟暮飞,给人一种宁静而深沉的感觉。水花在寒冷的岸边落下,暮色中的山鸟穿过庭院,这些细节描绘出一种自然的美感和生活的气息。 诗人在描述自己的生活状态时,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和思考。他提到需要燕玉充饥,回忆起楚萍的滋味,表现出对食物的渴望和对过去的怀念。同时,他也表达了对生活的无奈和苦涩,如“胡笳在楼上,哀怨不堪听”,表现出对战争或离别的哀愁。 在诗的结尾,诗人描绘了峡云、江月、晒药、应门等景象,表现出对未来的期待和对生活的乐观。尽管他知道自己的行动可能无法跟上生活的节奏,但他仍然怀着苦恨耳聋的遗憾和感慨。 整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自然和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战争或离别的哀愁和对生活的无奈和苦涩。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情感真挚动人,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竟日雨冥冥,双崖洗更青。
水花寒落岸,山鸟暮过庭。
暖老须燕玉,充饥忆楚萍。
胡笳在楼上,哀怨不堪听。
白狗斜临北,黄牛更在东。
峡云常照夜,江月会兼风。
晒药安垂老,应门试小童。
亦知行不逮,苦恨耳多聋。
作者介绍 杜甫简介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关键词解释

  • 水花

    引用解释

    1.亦作“ 水华 ”。荷花的别名。 晋 崔豹 《古今注·草木》:“芙蓉,一名荷华,生池泽中,实曰莲。花之最秀异者,一名水芝,一名水花。” 宋 朱熹 《置酒白莲沼上》诗:“共怜的皪水花净,并倚离披风盖凉。”《广群芳谱·花谱八·荷花一》:“荷为芙蕖花,一名水芙蓉,一名水芝,一名水芸,一名泽芝,一名水旦,一名水华。”

    2.萍的

  • 寒落

    读音:hán luò

    繁体字:寒落

    意思:贫穷冷落。
    明·汤显祖《牡丹亭怅眺》:“韩兄,这长远的事休提了。假如俺和你论如常,难道便应这等寒落?”

    解释:1.贫穷冷落。

  • 过庭

    读音:guò tíng

    繁体字:過庭

    意思:(过庭,过庭)

    1.《论语季氏》:“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