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行园诗》 安用昆明池。

安用昆明池。

意思:怎么用昆明池。

出自作者[南北朝]沈约的《行园诗》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生动而富有色彩的田园诗,诗中描绘了各种秋季的农作物和果蔬,营造出了丰收在望的景象。通过细腻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寒瓜方卧垄,秋菰亦满陂。”这两句描绘了田间的景象,寒瓜躺在田垄上,秋菰长满了池塘边。“卧”字用得生动,给人一种瓜熟蒂落的感觉,“满”字则展示出秋菰茂盛的景象。 “紫茄纷烂熳,绿芋郁参差。”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田园的色彩,紫色的茄子花开得烂漫,绿色的芋头叶子长得郁郁葱葱,参差错落。 “初菘向堪把,时韮日离离。”这两句描绘了初生的菘菜已经可以采摘,时令的韭菜长得茂盛。 “高梨有繁实,何减万年枝。”这两句以高大的梨树结满了果实,比喻丰收的景象,不亚于万年枝的繁华。 “荒渠集野雁,安用昆明池。”这两句描绘了野雁在荒废的渠道中聚集,表达了自然界的和谐,无需人为的昆明池来装点。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秋季的田园为背景,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示了自然的美丽和生活的韵味。同时,诗人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一种向往自然、追求和谐生活的理想。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寒瓜方卧垄。
秋菰亦满陂。
紫茄纷烂熳。
绿芋郁参差。
初菘向堪把。
时韮日离离。
高梨有繁实。
何减万年枝。
荒渠集野雁。
安用昆明池。
作者介绍 沈约简介
沈约(441~513年),字休文,汉族,吴兴武康(今浙江湖州德清)人,南朝(宋、齐、梁朝时期)文学家、史学家。出身于门阀士族家庭。

沈约是齐、梁文坛的领袖,学问渊博,精通音律,与周颙等创四声八病之说,要求以平、上、去、入四声相互调节的方法应用于诗文,避免八病,这为当时韵文的创作开辟了新境界。其诗与王融诸人的诗皆注重声律、对仗,时号“永明体”,是从比较自由的古体诗走向格律严整的近体诗的一个重要过渡阶段。著作有《宋书》、《沈隐侯集》辑本二卷。又曾著《四声谱》、《齐纪》等,已佚。

关键词解释

  • 昆明

    读音:kūn míng

    繁体字:昆明

    意思:
    1.指汉代昆明池。
    《汉书元后传》:“秋歷东馆,望昆明,集黄山宫。”
    宋·司马光《虞部刘员外约游金明光以贱事失期以诗谢之》之一:“不唯汉帝昆明小,更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