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诏才三接,嘉言未一行。
意思:下诏才三接,好的意见不一行。
出自作者[宋]韩元吉的《挽任谏议词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凛凛诤臣节,恂恂循吏名》是一首对唐朝谏臣阳城和文学家谢宣城的怀念之作。作者通过描绘阳城和谢宣城的高尚品格和事迹,表达了对他们的敬仰之情。
首联“凛凛诤臣节,恂恂循吏名”直接点明主题,描绘出阳城和谢宣城在世时的形象。阳城的凛凛诤臣节气,体现出他刚正不阿、直言敢谏的品格;而谢宣城的恂恂循吏名声,则表达出他为官清廉、勤政爱民的形象。这两句诗为整首诗奠定了怀念的基调,同时也为后文的情感抒发做了铺垫。
颔联“世嗟阳谏议。人忆谢宣城”通过引用阳城曾担任谏议大夫这一事实,表达出世人对他直言敢谏的敬仰之情;同时,也通过怀念谢宣城,表达出对谢宣城文学才华的赞美和对他的怀念之情。
颈联“优诏才三接,嘉言未一行”描绘出阳城在朝中的遭遇,虽然受到皇帝的优待,但他的直言进谏并未得到采纳,表达出对阳城的不公待遇的同情和对当时政治环境的愤慨。
尾联“清霜数行泪,岂为故人倾”以清霜象征离别之泪,表达出诗人对阳城和谢宣城的离世感到悲痛,同时也表达出诗人对他们的怀念之情。这两行泪并非为故人倾倒,而是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流露。
整首诗通过对阳城和谢宣城的怀念,表达了对他们的敬仰之情和对当时政治环境的愤慨。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情感抒发,将怀念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对古代优秀品格的赞美和对文学才华的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