鸠声急。
意思:鸿声急。
出自作者[元]张翥的《摘红英 春晴中酒》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暮春时节的诗,通过对莺声、鸠声、柳烟、海棠等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春光已逝的感慨和愁恨。
首句“莺声寂。鸠声急。柳烟一片梨云湿”描绘出暮春时节,莺声稀疏,鸠声急促,柳叶纷飞如烟的景象。其中,“梨云”一词,既描绘了柳叶纷飞的场景,又借梨花之白,喻示了暮春之色的朦胧。
“惊人困。教人恨。待到平明,海棠应尽。”一句中,“惊人困”表达了诗人因春光已逝而产生的困意和无奈,“教人恨”则表达了诗人对春光逝去的愁恨。而“待到平明,海棠应尽”则暗示了诗人对海棠等春花的凋谢感到惋惜和无奈。
“青无力。红无迹。残香积粉那禁得。”这几句进一步描绘了春末时节的花草景象。“青无力”指的是青草失去了往日的生机,“红无迹”则是指花朵凋零,绿色和红色都消失了。而“残香积粉那禁得”则是指春花凋谢后残留的香气和粉渍,表达了春光已逝的凄凉和无奈。
“天难准。晴难稳。晚风又起,倚阑争忍。”最后几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天气的无奈和愁恨。“天难准”是指天气变化无常,“晴难稳”则是指晴天也难以持久。而“晚风又起,倚阑争忍”则暗示了诗人想要倚栏眺望,但无奈天气多变,无法实现。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春光已逝的感慨和愁恨,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咏春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