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王紫微北使》 将迎走毡骑,卫从罗金铠。

将迎走毡骑,卫从罗金铠。

意思:准备迎接逃走毡骑,卫从罗金铠。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送王紫微北使》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描绘了一幅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故事——儒臣持节出使西域的场景。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对天子派遣儒臣出使边塞的敬意和赞美,同时也表达了对边塞艰苦环境的感慨。 首先,诗中描绘了儒臣们身着华丽的服饰,手持皇帝的诏书,从繁华的京城出发,前往边塞的场景。他们穿着紫色的貂皮大衣,象征着尊贵和威严;他们的旗帜上镶嵌着光彩闪烁的虎纹,象征着勇猛和威武。他们即将迎接的是穿着毡裘的边塞将士,他们身后则是金甲林立的卫队。 其次,诗中表达了对汉朝皇帝恩德的赞美,同时也传达了对边塞人民对汉朝的敬仰和欢迎。诗中提到“将迎走毡骑,卫从罗金铠。当宣汉恩德,更使胡欣戴。”这句话表达了边塞人民对汉朝皇帝恩德的感激之情,同时也传达了他们对汉朝使者的欢迎和期待。 最后,诗中描绘了边塞的艰苦环境。“几日过阴山,南飞雁相背。”这句话表达了边塞环境的恶劣和艰苦,同时也传达了对边塞人民的同情和敬意。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儒臣持节出使边塞的场景,表达了对天子派遣儒臣出使边塞的敬意和赞美,同时也传达了对边塞艰苦环境的感慨和对边塞人民的同情和敬意。这首诗是一首充满情感和敬意的诗歌,值得一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天子命儒臣,遐方重专对。
持书下西阁,拥节来穷塞。
貂服紫蒙茸,虎旗光彩綷。
将迎走毡骑,卫从罗金铠。
当宣汉恩德,更使胡欣戴。
几日过阴山,南飞雁相背。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

关键词解释

  • 将迎

    读音:jiàng yíng

    繁体字:將迎

    意思:(将迎,将迎)

    1.送往迎来。
    《庄子知北游》:“颜渊问乎仲尼曰:‘回尝闻诸夫子曰:‘无有所将,无有所迎。’回敢问其游。’仲尼曰:‘……唯无所伤者,为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