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海阳十咏·飞练瀑》 晶晶掷岩端,洁光如可把。

晶晶掷岩端,洁光如可把。

意思:晶晶在岩端,洁光如可以把。

出自作者[唐]刘禹锡的《海阳十咏·飞练瀑》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风景的诗,它以精炼的语言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一幅美丽的山石和植物的画面。 首句“晶晶掷岩端,洁光如可把。”就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描绘了山岩之巅有一块晶莹剔透的石头,其光洁如可触及,给人一种清新、明亮的感觉。这里的“晶晶”和“洁光”都为这幅画面增添了生动的色彩。 “琼枝曲不折,云片晴犹下”这两句则描绘了山石周围的环境,坚硬的琼枝曲而不折,即使是在晴天,云片仍然飘落。这里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将山石和琼枝赋予了生命和情感,使它们更加生动形象。 “石坚激清响,叶动承馀洒”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山石的特性,石头坚硬,但击之却能发出清脆的响声,这是因为石头的质地特别好的缘故。而叶子在风的吹动下,又能承接从上面落下的水滴,进一步描绘了山石周围的环境。 最后,“前时明月中,见是银河泻”两句则将视角拉高,描绘了整个场景,在之前的明月当空之时,看到的就像是银河倾泻一般。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山石周围的景色描绘得如梦如幻。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石和植物的画面,同时也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欣赏之情。诗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了生命力和情感,使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神秘。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晶晶掷岩端,洁光如可把。
琼枝曲不折,云片晴犹下。
石坚激清响,叶动承馀洒。
前时明月中,见是银河泻。
作者介绍 孟浩然简介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河南洛阳人,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又自言系出中山。其先为中山靖王刘胜。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

刘禹锡贞元九年(793年),进士及第,初在淮南节度使杜佑幕府中任记室,为杜佑所器重,后从杜佑入朝,为监察御史。贞元末,与柳宗元,陈谏、韩晔等结交于王叔文,形成了一个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集团。后历任朗州司马、连州刺史、夔州刺史、和州刺史、主客郎中、礼部郎中、苏州刺史等职。会昌时,加检校礼部尚书。卒年七十,赠户部尚书。

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有《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哲学著作《天论》三篇,论述天的物质性,分析“天命论”产生的根源,具有唯物主义思想。有《刘梦得文集》,存世有《刘宾客集》。

关键词解释

  • 晶晶

    读音:jīng jīng

    繁体字:晶晶

    英语:bright

    意思:明亮闪光貌。
    唐·欧阳詹《智达上人水晶念珠歌》:“皎晶晶,彰煌煌,陆离电烻纷不常。”
    宋·范成大《三月十五日华

  • 端洁

    读音:duān jié

    繁体字:端潔

    意思:(端洁,端洁)

    1.正直清廉。
    唐·司空图《唐宣州王公行状》:“惟公博厚,端洁明懿。”
    《明史太祖纪一》:“冬十月丁亥,诏举富民素行端洁达时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