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日愿公持大柄,毕身犹足望洪恩。
意思:有一天希望你拿着大柄,毕身仍然可以望洪恩。
出自作者[宋]强至的《知郡都官示答盱眙周令诗有感而作》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对一位临淮郡太守的敬仰和感激之情。通过对郡事繁忙、甄别群吏、个人奔走、希望得到提携以及日后祝愿等细节的描述,诗人表达了对这位太守的深深敬意和感激。
首句“临淮郡事素称繁,太守才明此典藩”,直接点明郡事繁忙,然而太守却以才智处理政务,表现出色。这句诗为整首诗定下基调,凸显出太守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每岁欲甄群吏状,是人思出大贤门”,每年都仔细甄别群吏的表现,使得众人想方设法表现得更好,以获得太守的赏识。这句诗进一步强调了太守的才干和影响力,同时也反映出郡中吏民对他的敬仰和信任。
“孤生自恨方趋走,末迹无缘被荐论”,诗人表示自己才疏学浅,只能趋走效力,无缘得到太守的推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能力不足的遗憾,同时也体现出他对太守的感激之情。
“异日愿公持大柄,毕身犹足望洪恩”,诗人最后表达了自己的愿望,希望有一天太守能够掌握大权,为自己和众人带来更多的恩惠。这句诗既是对太守的祝愿,也是对未来的期许,体现出诗人对郡政改善的热切期盼。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郡事繁忙、甄别群吏、个人奔走、希望得到提携以及日后祝愿等细节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太守的敬仰和感激之情。诗人以谦逊的口吻表达自己的愿望和感激,使得整首诗显得更加真诚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