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知郡都官示答盱眙周令诗有感而作》 异日愿公持大柄,毕身犹足望洪恩。

异日愿公持大柄,毕身犹足望洪恩。

意思:有一天希望你拿着大柄,毕身仍然可以望洪恩。

出自作者[宋]强至的《知郡都官示答盱眙周令诗有感而作》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对一位临淮郡太守的敬仰和感激之情。通过对郡事繁忙、甄别群吏、个人奔走、希望得到提携以及日后祝愿等细节的描述,诗人表达了对这位太守的深深敬意和感激。 首句“临淮郡事素称繁,太守才明此典藩”,直接点明郡事繁忙,然而太守却以才智处理政务,表现出色。这句诗为整首诗定下基调,凸显出太守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每岁欲甄群吏状,是人思出大贤门”,每年都仔细甄别群吏的表现,使得众人想方设法表现得更好,以获得太守的赏识。这句诗进一步强调了太守的才干和影响力,同时也反映出郡中吏民对他的敬仰和信任。 “孤生自恨方趋走,末迹无缘被荐论”,诗人表示自己才疏学浅,只能趋走效力,无缘得到太守的推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能力不足的遗憾,同时也体现出他对太守的感激之情。 “异日愿公持大柄,毕身犹足望洪恩”,诗人最后表达了自己的愿望,希望有一天太守能够掌握大权,为自己和众人带来更多的恩惠。这句诗既是对太守的祝愿,也是对未来的期许,体现出诗人对郡政改善的热切期盼。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郡事繁忙、甄别群吏、个人奔走、希望得到提携以及日后祝愿等细节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太守的敬仰和感激之情。诗人以谦逊的口吻表达自己的愿望和感激,使得整首诗显得更加真诚动人。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临淮郡事素称繁,太守才明此典藩。
每岁欲甄群吏状,是人思出大贤门。
孤生自恨方趋走,末迹无缘被荐论。
异日愿公持大柄,毕身犹足望洪恩。
作者介绍
强至,字几圣,钱塘(今杭州)人。庆历六年进士,充泗州司理参军,历官浦江、东阳、元城令。熙宁九年卒,年五十五。其子强浚明收集其遗文,编《祠部集》四十卷,曾巩为之序,已佚。

关键词解释

  • 洪恩

    读音:hóng ēn

    繁体字:洪恩

    英语:great favour

    意思:大恩。
    汉·王褒《四子讲德论》:“洪恩所润,不可究陈。”
    《陈书徐陵传》:“固已铭兹厚德,戴此洪恩,

  • 异日

    读音:yì rì

    繁体字:異日

    英语:some other day

    意思:(异日,异日)

    1.往日;从前。
    《管子山权数》:“五年国谷之重,什倍异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