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江边》 何由兄与弟,俱及暮春归。

何由兄与弟,俱及暮春归。

意思:为什么由哥哥和弟弟,都到晚春回家。

出自作者[唐]赵嘏的《江边》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充满感慨的诗,描绘了诗人整日劳碌,江边漫步,思念故人的情景。通过细腻的景色描写和深沉的内心独白,展现了诗人的感情世界。 首联“终日劳车马,江边款行扉。”描述了诗人整日劳碌,车马疲惫,来到江边缓缓行走。“款行”二字,表达了诗人步履蹒跚、身心疲惫的状态,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沉闷与压抑。 颔联“残花春浪阔,小酒故人稀。”中,诗人借景抒怀,用残花、春浪象征生命的短暂和世事的无常,用小酒、故人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和思念之情。 颈联“戍鼓客帆远,津云夕照微。”进一步描绘了暮色中的景色,戍鼓声声,客人已远去,津口的云彩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微弱。这一联充满了诗人对离别和时光流逝的感慨。 尾联“何由兄与弟,俱及暮春归。”诗人发出了内心的疑问,为何自己和兄弟不能在暮春时节一同归去。这既表达了诗人对兄弟的思念,也体现了他对家乡和安宁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情感深沉,借景抒怀,通过对自然景色和生活琐事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表达了他对生活、亲情和时光的感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终日劳车马,江边款行扉。
残花春浪阔,小酒故人稀。
戍鼓客帆远,津云夕照微。
何由兄与弟,俱及暮春归。
作者介绍
赵嘏,字承佑,楚州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人,唐代诗人。约生于宪宗元和元年(806).年轻时四处游历,大和七年预省试进士下第,留寓长安多年,出入豪门以干功名,其间似曾远去岭表当了几年幕府。后回江东,家于润州(今镇江).会昌四年进士及第,一年后东归。会昌末或大中初复往长安,入仕为渭南尉。约宣宗大中六、七年(852、853)卒于任上。

关键词解释

  • 暮春

    读音:mù chūn

    繁体字:暮春

    英语:late spring

    意思:春末,农历三月。
    《逸周书文傅》:“文王受命之九年,时维暮春。”
    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暮春

  • 何由

    读音:hé yóu

    繁体字:何由

    意思:亦作“何繇”。

    1.从何处,从什么途径。
    《楚辞天问》:“上下未形,何由考之?”汉·王褒《四子讲德论》:“僕虽嚚顽,愿从足下。虽然,何由而自达哉!”唐·王昌

  • 春归

    读音:chūn guī

    繁体字:春歸

    意思:(春归,春归)

    1.春天来临。
    唐·李白《宫中行乐词》之四:“玉树春归日,金宫乐事多。”
    唐·李山甫《贺邢州卢员外》诗:“春归凤沼恩波暖,晓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