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观儿戏》 髫龀七八岁,绮纨三四儿。

髫龀七八岁,绮纨三四儿。

意思:童年很七八岁,绮纨三四个孩子。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观儿戏》

全文赏析

这首诗《髫龀七八岁,绮纨三四儿》是一首描绘儿童天真无邪的游戏生活的诗,它以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儿童无忧无虑、快乐嬉戏的场景,同时也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人生易老的感慨。 首先,诗中描述了七八岁的儿童,就像穿着华丽丝绸和细纹绢布的三个四个的孩子一样活泼可爱。他们整天在尘土中玩耍,玩着斗草的游戏,乐此不疲。这里的“弄尘复斗草”形象地描绘了儿童的游戏生活,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和乐趣。 接下来,诗中提到了堂上的长年客,他鬓间新添了丝丝白发。这个人在竹马戏的儿童游戏中一看,便回忆起自己曾经也是这样的天真无邪。这里通过对比,更加突出了儿童的天真和成人的忧愁,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然后,诗中又描绘了儿童的游戏充满了乐趣,而成年人的世界却常常充满了忧虑和悲伤。这种对比让人深思,也让人感叹人生的无常。最后,诗中以静心思考的方式,询问自己和这位长年客,到底谁更痴傻,是天真无邪的儿童还是多愁善感的成人。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儿童的游戏生活,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它以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儿童的天真和成人的忧愁,让人在阅读的过程中产生共鸣,也让人对生活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思考。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髫龀七八岁,绮纨三四儿。
弄尘复斗草,尽日乐嬉嬉。
堂上长年客,鬓间新有丝。
一看竹马戏,每忆童騃时。
童騃饶戏乐,老大多忧悲。
静念彼与此,不知谁是痴。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髫龀

    读音:tiáo chèn

    繁体字:髫齔

    意思:(髫龀,髫龀)

    1.《后汉书文苑传下边让》:“髫龀夙孤,不尽家训。”
    《晋书司马遹传》:“既表髫龀,高明逸秀。”
    唐·元稹《祭礼部庾侍

  • 七八

    读音:qī bā

    繁体字:七八

    意思:
    1.七八成。表示将近达到某种极限。
    宋·苏轼《与范子丰》诗之五:“夏田旱捐七八,盐法更变,课入不登。”
    宋·王灼《碧鸡漫志》卷二:“晁天咎、黄鲁直皆学东坡,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