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文宗元圣昭献孝皇帝挽歌三首》 圣情悲望处,沉日下西山。

圣情悲望处,沉日下西山。

意思:圣情悲望处,在太阳下西山。

出自作者[唐]刘禹锡的《文宗元圣昭献孝皇帝挽歌三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一位逝去的皇帝的哀悼,通过对这位皇帝的生平、功绩和离世之痛的描述,表达了对他的敬仰和怀念之情。 首联“继体三才理,承颜九族亲”,表达了这位皇帝在位期间治理国家的才能和孝顺父母、关爱家族的品德,奠定了整首诗的情感基调。 颔联“禹功留海内,殷历付天伦”,用禹的功绩和殷历的传承来赞美这位皇帝的伟大贡献,进一步强调了他的历史地位和影响力。 颈联“调露曲常在,秋风词尚新”则描绘了这位皇帝在离世前的一些场景,如秋风吹起悲凉的乐曲,表达了作者对逝者的不舍和哀思。 尾联“圣情悲望处,沉日下西山”,表达了作者对逝者的怀念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这位皇帝在离世时的心情和场景。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通过描绘场景和情感,表达了对逝者的敬仰和怀念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哀悼诗,通过对逝者的生平、功绩和离世之痛的描述,表达了对他的敬仰和怀念之情。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作者对逝者身后世界的思考和想象,具有一定的哲学意味。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继体三才理,承颜九族亲。
禹功留海内,殷历付天伦。
调露曲常在,秋风词尚新。
本支方百代,先让棣华春。
月落宫车动,风凄仪仗闲。
路唯瞻凤翣,人尚想龙颜。
御宇方无事,乘云遂不还。
圣情悲望处,沉日下西山。
享国十五载,升天千万年。
龙镳仙路远,骑吹礼容全。
日下初陵外,人悲旧剑前。
周南有遗老,掩泪望秦川。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河南洛阳人,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又自言系出中山。其先为中山靖王刘胜。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

刘禹锡贞元九年(793年),进士及第,初在淮南节度使杜佑幕府中任记室,为杜佑所器重,后从杜佑入朝,为监察御史。贞元末,与柳宗元,陈谏、韩晔等结交于王叔文,形成了一个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集团。后历任朗州司马、连州刺史、夔州刺史、和州刺史、主客郎中、礼部郎中、苏州刺史等职。会昌时,加检校礼部尚书。卒年七十,赠户部尚书。

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有《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哲学著作《天论》三篇,论述天的物质性,分析“天命论”产生的根源,具有唯物主义思想。有《刘梦得文集》,存世有《刘宾客集》。

关键词解释

  • 日下

    读音:rì xià

    繁体字:日下

    英语:At present

    意思:
    1.太阳落下去。
    北周·庾信《三月三日华林园马射赋》:“既而日下泽宫,筵阑相圃,怅徙跸之留欢,眷迴銮之余舞。”

  • 西山

    读音:xī shān

    繁体字:西山

    意思:
    1.西方的山。
    《易随》:“王用享于西山。”引申为日入处。
    汉·王粲《从军诗》之三:“白日半西山,桑梓有余晖。”
    《文选李密<陈情事表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