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时唯法起,眼瞎耳兼聋。
意思:开始时只有法起,眼睛瞎了兼聋。
出自作者[宋]释印肃的《金刚随机无尽颂·化无所化分第二十五》
全文赏析
这首诗《不宰是真功,色不异於空。起时唯法起,眼瞎耳兼聋》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它以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思考,探讨了生命和宇宙的本质,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
首先,“不宰是真功”表达的是一种返璞归真、无为而治的生活态度。这里的“宰”并非指宰杀,而是指操控、主宰之意。诗人认为,真正的智慧是不去操控外在世界,顺应自然,让万物按照自己的规律发展。这种态度体现了对自然和生命的尊重,以及对人类过度干预自然的不满和批判。
“色不异於空”是佛教中的一个重要观念,即物质和空无并非对立的,而是相互依存的。诗人以此表达物质与虚无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物质并非真实的观念。这种观念有助于人们摆脱对物质的过度执着,追求内心的平静和超越。
“起时唯法起”表达的是,只有通过内心的觉悟和智慧,才能真正理解世界的本质和变化。这里的“起”可以理解为生命的起伏、变化,而“法”则是指内心的觉悟和智慧。诗人认为,只有通过深入思考和自我反省,才能把握生命的真谛,不被外在的物质和虚无所迷惑。
“眼瞎耳兼聋”则是一种超脱世俗纷扰、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方式。诗人通过描述眼瞎耳聋的状态,表达了对物质世界的淡然处之,以及对内心世界的追求。这种生活态度有助于人们摆脱物质的束缚,追求内心的自由和宁静。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一种返璞归真、顺应自然、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态度,以及对物质世界的淡然处之。它提醒人们要关注内心的觉悟和智慧,不被外在的物质和虚无所迷惑,从而过上更加有意义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