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适何须妙,能听也则贤。
意思:从刚才为什么要妙,能听的就好。
出自作者[宋]杨万里的《寄题郭汉卿琴堂》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自适其乐的生活态度。首联“著眼飞鸿外,欹巾韵磬边”,通过描绘飞鸿和韵磬,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的视角和心境。“飞鸿”象征着高远、自由,而“韵磬”则代表着清静、禅定。
颔联“半忘今古操,岂校有无弦”,进一步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的态度。“半忘今古操”意味着诗人已经忘却了世俗的纷扰,“岂校有无弦”则暗示着诗人不计较得失,心境豁达。
颈联“自适何须妙,能听也则贤”,强调了自适其乐的重要性。诗人认为,不需要外界的认可或赞美,只要内心能够自适,就是真正的贤者。
尾联“如何划然里,犹露祖生鞭”,则通过对比,强调了诗人的自适之乐与世俗的纷扰之间的鲜明差异。“划然”一词表达了诗人与世俗的决绝态度,“犹露祖生鞭”则暗示着诗人仍然保持着鞭策自己向前的动力。
整首诗意境高远,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自适其乐的生活态度和人生观。同时,通过飞鸿、韵磬等意象的运用,使得诗歌更具有艺术感染力和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