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游泰山六首(一作天宝元年四月从故御道上泰》 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

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

意思: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

出自作者[唐]李白的《游泰山六首(一作天宝元年四月从故御道上泰》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登山过程的诗,通过对登山途中的景色、经历和感受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思考。 诗的开头,“四月上泰山,石屏御道开。六龙过万壑,涧谷随萦回”,描绘了诗人四月上泰山,沿着石屏山上的御道攀登的情景。诗人用“六龙”这一神话形象,形容山道曲折蜿蜒,如同神龙的行走。接着,“马迹绕碧峰,于今满青苔”,描绘了山间的静谧和幽深,马蹄印已经长满了青苔。 在攀登过程中,诗人也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力量,“飞流洒绝巘,水急松声哀”,瀑布飞溅,水流湍急,松涛阵阵,仿佛是大自然在哀唱。同时,诗人也感受到了自然的神奇和奥妙,“北眺崿嶂奇,倾崖向东摧。洞门闭石扇,地底兴云雷”,北眺山峰奇特,悬崖向东倾倒,山洞石门紧闭,仿佛地底兴云雷。 在登顶的过程中,诗人也想象到了仙境,“登高望蓬瀛,想象金银台”,登高远望,仿佛看到了仙境般的蓬莱、瀛洲等仙岛。同时,也感受到了神仙的存在,“山际逢羽人,方瞳好容颜”,在山间遇到了仙人,他们目光清澈,容颜美好。 诗人在得到仙人的赠品——鸟迹书后,感叹上古文字的奥妙,对自然和生命的思考更加深入。最后,“感此三叹息,从师方未还”,诗人对自然和生命的思考感到叹息,因为自己并非仙才,无法像仙人那样超脱尘世。 整首诗通过对登山过程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思考。诗人通过对山间的景色、经历和感受的描述,展现了自然的神奇和奥妙,也表达了自己对生命的思考和感悟。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山水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四月上泰山,石屏御道开。
六龙过万壑,涧谷随萦回。
马迹绕碧峰,于今满青苔。
飞流洒绝巘,水急松声哀。
北眺崿嶂奇,倾崖向东摧。
洞门闭石扇,地底兴云雷。
登高望蓬瀛,想象金银台。
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
玉女四五人,飘摇下九垓。
含笑引素手,遗我流霞杯。
稽首再拜之,自愧非仙才。
旷然小宇宙,弃世何悠哉。
清晓骑白鹿,直上天门山。
山际逢羽人,方瞳好容颜。
扪萝欲就语,却掩青云关。
遗我鸟迹书,飘然落岩间。
其字乃上古,读之了不闲。
感此三叹息,从师方未还。

作者介绍 李白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关键词解释

  • 天门

    读音:tiān mén

    繁体字:天門

    英语:Tianmen

    意思:(天门,天门)

    1.天机之门。指心。
    《庄子天运》:“故曰,正者,正也。其心以为不然者,天门弗开矣。”

  • 万里

    读音:拼音:wàn lǐ 五笔:dnjf

    万里的解释

    万里(1916- ) :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山东东平人。1936年加入中国共6*
  • 长啸

    读音:cháng xiào

    繁体字:長嘯

    英语:utter a long and loud cry

    意思:(长啸,长啸)

    1.大声唿叫。
    汉·司马相如《上林赋》:“长啸哀

  • 一长

    读音:yī cháng

    繁体字:一長

    意思:(一长,一长)
    I
    一种长处。
    汉·王充《论衡自纪》:“食千钟之禄,无一长之德,乃可戏也。”
    宋·张实《流红记》:“恨无一长,不能图报,早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