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
意思:笙歌散尽游人离去,开始觉得春空。
出自作者[宋]欧阳修的《采桑子·群芳过後西湖好》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春天将尽时西湖美景的诗,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西湖的美丽与哀愁刻画得淋漓尽致。
首句“群芳过後西湖好”便点明题意,春天的百花凋零之后,西湖的景色依然美丽。这里的“群芳过后”并非表示百花凋零,而是暗示春天的结束,夏日的来临。诗人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了春末夏初的西湖景色,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狼籍残红”进一步描绘了春末西湖的景象,花瓣凋落,满地狼藉。然而,这“狼籍残红”也别具美感,让人想起落花缤纷的美丽景象。
“飞絮濛濛”则描绘了柳絮飘飞的场景,濛濛的飞絮如同雪花般轻盈,为画面增添了几分诗意。而“垂柳阑干尽日风”则进一步描绘了垂柳在微风中的摇曳姿态,阑干高耸,垂柳摇曳,整个画面充满了诗意和美感。
接下来的“笙歌散尽游人去”描绘了游人离去、笙歌停止的场景,暗示着春天的结束。这里的“散尽”和“尽日”都表达了游人的离去给西湖带来的空旷和寂静。
最后,“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这两句则描绘了诗人独处屋内,双燕在细雨中归来的场景。这一场景给人一种温馨和宁静的感觉,与前文的空旷和寂静形成对比。诗人通过这个场景表达了自己对春天的留恋和不舍。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将春末西湖的美景和游人的离去描绘得淋漓尽致。诗人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春天的留恋和不舍,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赞美。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