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崔功曹赴越》 莫恨吴歈曲,尝看越绝书。

莫恨吴歈曲,尝看越绝书。

意思:不要怨恨吴国歈曲,曾看越绝书。

出自作者[唐]高适的《送崔功曹赴越》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优美的诗,充满了情感和哲理。 首先,诗的标题《传有东南别,题诗报客居》就揭示了这首诗的主题,它描绘了一次东南的离别,以及在离别之际,诗人给客居的人写诗的故事。标题中的“东南别”暗示了诗人与客居者之间的某种联系,可能是友情,也可能是某种共同经历。 首联“江山知不厌,州县复何如”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深深感慨和对离别之人的深深同情。这里,“江山知不厌”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而“州县复何如”则表达了对离别之人的关心和担忧,他们是否适应新的环境,是否还感到满足。 颔联“莫恨吴歈曲,尝看越绝书。”这两句诗充满了哲理和智慧。吴歈曲是吴地的歌曲,越绝书则是讲述越地的历史和故事。这里,诗人似乎在告诉离别的人,不要因为离开熟悉的环境而感到遗憾,因为不同的环境和经历会带来不同的体验和收获。 最后两句“今朝欲乘兴,随尔食鲈鱼。”诗人似乎在鼓励离别的人,即使面对新的环境和挑战,也要保持积极的心态和热情,就像今天想要乘兴而去,就像想吃鲈鱼一样简单。这里,诗人似乎在告诉离别的人,无论何时何地,都要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 总的来说,这首诗充满了情感和哲理,它描绘了一次离别,同时也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这首诗的语言简洁明了,情感真挚动人,是一首非常优秀的诗篇。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传有东南别,题诗报客居。
江山知不厌,州县复何如。
莫恨吴歈曲,尝看越绝书。
今朝欲乘兴,随尔食鲈鱼。
作者介绍 高适简介
高适(704—765年),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蓨(今河北沧州)人,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安东都护高侃之孙,唐代大臣、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封渤海县候,世称高常侍。于永泰元年正月病逝,卒赠礼部尚书,谥号忠。

作为著名边塞诗人,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有文集二十卷。

关键词解释

  • 吴歈

    读音:wú yú

    繁体字:吳歈

    意思:(吴歈,吴歈)

    1.春秋·吴国的歌。后泛指吴地的歌。
    《楚辞招魂》:“吴歈蔡讴,奏大吕些。”
    王逸注:“吴·蔡,国名也。歈、讴,皆歌也。”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