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入浮石山》 自惭非避俗,不敢问迷津。

自惭非避俗,不敢问迷津。

意思:自惭愧不避俗,不敢问迷津。

出自作者[唐]储嗣宗的《入浮石山》

全文创作背景

《入浮石山》是唐朝诗人储嗣宗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主要与浮石山的自然景色以及作者自身的经历感受有关。储嗣宗在游览浮石山时,被山中的美景所吸引,因此写下了这首诗来描绘浮石山的秀丽景色。同时,他的个人经历和情感也可能影响了诗的表达。具体的创作背景可能需要结合储嗣宗的生活经历和时代背景来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斜日出门去,残花已过春。
鸟声穿叶远,虎迹渡溪新。
入洞几时路,耕田何代人。
自惭非避俗,不敢问迷津。

关键词解释

  • 自惭

    读音:zì cán

    繁体字:自慚

    意思:(自惭,自惭)
    自己感到惭愧。
    唐·韦应物《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诗:“自惭居处崇,未睹斯民康。”
    唐·白居易《初罢中书舍人》诗:“自惭拙宦叨清贯,还有痴心怕

  • 迷津

    读音:mí jīn

    繁体字:迷津

    短语:歧路 歧途

    英语:maze

    意思:
    1.迷失津渡;迷路。
    唐·孟浩然《南还舟中寄袁太祝》诗:“桃源何处是?游子正

  • 不敢

    读音:bù gǎn

    繁体字:不敢

    英语:dare not

    意思:
    1.谓没胆量,没勇气。亦表示没有胆量做某事。
    《孟子公孙丑下》:“我非尧舜之道,不敢以陈于王前。”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