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漫兴二首》 身似着冠狂贺监,面如留发老卢能。

身似着冠狂贺监,面如留发老卢能。

意思:身体像戴着帽子狂贺监,面如留头发老卢能。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漫兴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身似着冠狂贺监,面如留发老卢能》是一首富有哲理和象征意义的诗,它以独特的语言风格和深邃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修行的独特见解。 首先,诗中的“身似着冠狂贺监”一句,借用贺监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贺监,即贺知章,他晚年居住在鉴湖,自称“四明狂客”,他的形象在诗中象征着人生短暂、岁月无情。而“着冠狂”则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的无奈和感慨。 “面如留发老卢能”一句,则以“留发老卢能”的形象,象征着修行者历经沧桑、历经磨难的过程。卢能是唐末的一位高僧,他以修行得道而闻名,诗中的“留发”形象则暗示了修行者的艰辛和不易。 接下来,“无丹灶地烧铅汞,有海潮音话葛藤”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修行的态度和看法。丹灶和海潮是两种不同的象征,丹灶象征着追求长生不老、追求物质财富的欲望,而海潮则象征着修行的真谛和智慧。葛藤则是一种比喻,暗示了修行的困难和复杂。 “龙象聋观俱赞叹,犬鸡痴望共飞升”两句,则表达了修行的价值和意义。龙象和犬鸡是两种不同的象征,龙象象征着有智慧、有悟性的人,犬鸡则象征着愚钝、无知的人。聋观则暗示了修行的孤独和艰难,飞升则表达了修行的价值和意义。 最后,“门前蓦有侵晨客,向道先生寝未兴”两句,则以清晨访客的形象,暗示了修行的孤独和不易。来访者向道先生寝未兴,暗示了修行的艰难和孤独。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独特的语言风格和深邃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修行的独特见解。它提醒我们要珍惜人生的短暂,追求修行的真谛和智慧,同时也提醒我们要有耐心和毅力,面对修行的困难和孤独。这首诗不仅富有哲理和象征意义,而且语言风格独特,意象深邃,值得一读再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身似着冠狂贺监,面如留发老卢能。
无丹灶地烧铅汞,有海潮音话葛藤。
龙象聋观俱赞叹,犬鸡痴望共飞升。
门前蓦有侵晨客,向道先生寝未兴。
作者介绍 文同简介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

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

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程章灿《刘克庄年谱》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探索精微。

关键词解释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