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行至南华,忽忽如梦中。
意思:走到南华,恍惚如梦中。
出自作者[宋]文天祥的《南华山》
全文赏析
这首诗《北行近千里,迷复忘西东。行行至南华,忽忽如梦中。》是一首描绘旅行和人生感悟的诗,表达了作者在长途跋涉中迷失方向,但最终到达目的地的心路历程。
首先,“北行近千里,迷复忘西东。”这句诗描绘了旅行的艰辛和迷茫,但同时也展现了作者的决心和毅力。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即使迷失方向,也决不放弃,继续前行。
“行行至南华,忽忽如梦中。”在长途跋涉中,作者终于到达了目的地南华,恍如梦境。这里可能象征着作者追求的目标或理想,到达之后,恍如梦醒,对前行的意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佛化知几尘,患乃与我同。”作者在旅行中领悟到佛化之道,认为烦恼与自己同在,与佛化之理相通。这表达了作者对人生苦难的深刻理解,也体现了对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
“有形终归灭,不灭惟真空。”这是对生死哲理的领悟,认识到有形之物终究会消亡,而唯一不灭的是真空。这表达了作者对生死问题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人生的超脱和豁达。
“笑看曹溪水,门前坐松风。”最后两句诗,描绘了作者在门前坐看曹溪水流和松风飘过的悠然自得的神态,表现出作者对旅行的感悟和对生活的淡定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旅行和人生感悟,展现了作者的坚韧、智慧和豁达的人生态度。它提醒我们,无论前路如何艰难,只要我们有决心和毅力,就一定能到达目的地。同时,它也提醒我们,人生中的苦难和烦恼都是暂时的,而永恒的是真理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