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海阳十咏·玄览亭》 香风逼人度,幽花覆水开。

香风逼人度,幽花覆水开。

意思:香风逼人度,幽花覆水开。

出自作者[唐]刘禹锡的《海阳十咏·玄览亭》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优美的山水诗,通过对青林碧潭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赞美。 首联“潇洒青林际,夤缘碧潭隈。”,诗人描绘了青林边缘的景色,碧潭边沿着曲折的岸边,延伸出一片幽静的景色。这里的“潇洒”一词,既表达了青林边缘的开阔和宁静,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片自然之美的欣赏。 颔联“淙流冒石下,轻波触砌回。”则进一步描绘了碧潭的动态美,淙淙的流水冒过石头,轻柔的水波触碰着石砌的小路。诗人通过生动的描绘,让读者感受到了自然之水的活力和生机。 颈联“香风逼人度,幽花覆水开。”描绘了周围的花香和花朵的美景。香风阵阵,幽香扑鼻,花朵覆盖在水面上,开放着美丽的花朵。这一联不仅描绘了周围的环境,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和欣赏。 最后一句“故令无四壁,晴夜月光来。”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赞美之情。这里没有四壁的阻隔,晴朗的夜晚月光洒落下来,让诗人感受到了自然的无限美好和宁静。 整首诗通过对青林碧潭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欣赏之情。诗人通过生动的描绘和优美的语言,让读者感受到了自然之美的无限魅力。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尊重之情,提醒人们要珍惜自然、保护自然。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潇洒青林际,夤缘碧潭隈。
淙流冒石下,轻波触砌回。
香风逼人度,幽花覆水开。
故令无四壁,晴夜月光来。
作者介绍 杜牧简介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河南洛阳人,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又自言系出中山。其先为中山靖王刘胜。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

刘禹锡贞元九年(793年),进士及第,初在淮南节度使杜佑幕府中任记室,为杜佑所器重,后从杜佑入朝,为监察御史。贞元末,与柳宗元,陈谏、韩晔等结交于王叔文,形成了一个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集团。后历任朗州司马、连州刺史、夔州刺史、和州刺史、主客郎中、礼部郎中、苏州刺史等职。会昌时,加检校礼部尚书。卒年七十,赠户部尚书。

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有《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哲学著作《天论》三篇,论述天的物质性,分析“天命论”产生的根源,具有唯物主义思想。有《刘梦得文集》,存世有《刘宾客集》。

关键词解释

  • 香风

    读音:xiāng fēng

    繁体字:香風

    意思:(香风,香风)

    1.带有香气的风。
    南朝·梁简文帝《六根忏文》:“香风净土之声,宝树铿锵之响,于一念中,怳然入悟。”
    唐·杨师道《赋终南山

  • 逼人

    读音:bī rén

    繁体字:逼人

    短语:惊心动魄 千钧一发 草木皆兵 箭在弦上 风声鹤唳 焦虑不安 剑拔弩张 白热化 吃紧 僧多粥少 紧张 一触即发

    英语:pressing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