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塞下曲·饮马渡秋水》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意思:当年长城曾经一次鏖战,都说戍边战士的意气高。

出自作者[唐]王昌龄的《塞下曲·饮马渡秋水》

全文创作背景

王昌龄的《塞下曲·饮马渡秋水》的创作背景是唐朝的边疆战事。这首乐府诗以长城附近为背景,描绘了战争的悲惨残酷。诗中的“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反映了唐将薛讷大破吐蕃的历史事件,展现了战士们的英勇意气。然而,诗中也流露出强烈的反战思想,通过“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等诗句表现出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表达出诗人对和平的向往和对人民的关切。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作者介绍
王昌龄(698—757),字少伯,汉族,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又一说京兆长安人(今西安)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

王昌龄早年贫苦,主要依靠农耕维持生活,30岁左右进士及第。初任秘书省校书郎,而后又担任博学宏辞、汜水尉,因事被贬岭南。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被刺史闾丘晓所杀。

王昌龄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人交往深厚。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又被后人誉为“七绝圣手”。王昌龄诗绪密而思清,与高适、王之涣齐名,时谓王江宁。有文集六卷,今编诗四卷。

代表作有《从军行七首》《出塞》《闺怨》等。

关键词解释

  • 长城

    读音:cháng chéng

    繁体字:長城

    短语:万里长城

    英语:the Great Wall

    意思:(长城,长城)

    1.供防御用的绵亘不绝的城墻。

  • 意气

    读音:yì qì

    繁体字:意氣

    英语:personal feelings

    意思:(意气,意气)

    1.志向与气概。
    《管子心术下》:“是故意气定,然后反正。”

  • 昔日

    读音:xī rì

    繁体字:昔日

    短语:已往 往常 昔年 早年 旧时 往年 往 以往

    英语:formerly

    意思:往日;从前。
    《史记田敬仲完世家》

  • 言意

    读音:yán yì

    繁体字:言意

    意思:
    1.言语和意旨。
    《关尹子九药》:“天下至理,竟非言意。苟知非言非意,在彼微言妙意之上,乃契吾说。”
    《吕氏春秋离谓》:“言者,以谕意也。言意相离,凶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