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依韵和许发运游泗州草堂寺之什》 风俗通吴楚,清浑见汴淮。

风俗通吴楚,清浑见汴淮。

意思:风俗通吴,清浑被汴州淮。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依韵和许发运游泗州草堂寺之什》

全文赏析

这首诗《入寺岂缘斋,阮公方咏怀》是一首优美的五言古诗,它以一种淡然闲适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感悟。 首联“入寺岂缘斋,阮公方咏怀”,诗人以阮籍为比,表达了自己在寺庙中的自由思考和情感抒发。这一联巧妙地运用了典故,使得诗句富有文化内涵和历史韵味。 颔联“心将超紫府,手欲拍洪崖”,诗人表达了自己向往超越尘世,追求超脱的决心。这一联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使得诗句充满了动感和活力。 颈联“云雾波初净,尘埃监已揩”,描绘了寺庙中的清净环境,以及诗人内心的澄明。这一联通过细腻的描绘,使得诗句充满了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的敬畏。 接下来的几联,诗人通过描绘寺庙中的生活场景,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理解和感悟。他赞美了友情、故乡、自然等元素,使得诗句充满了情感和人文关怀。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通过诗人的描绘,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和感悟,以及他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充满情感和人文关怀的佳作,它以淡然闲适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感悟。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入寺岂缘斋,阮公方咏怀。
心将超紫府,手欲拍洪崖。
云雾波初净,尘埃监已揩。
但能倾玉醑,不假列金钗。
远客归空速,千樯密自挨。
醒论时事正,醉戴野巾喎。
风俗通吴楚,清浑见汴淮。
遥知香刹外,独与赏心谐。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

关键词解释

  • 风俗

    读音:fēng sú

    繁体字:風俗

    短语:风土 俗 人情 传统 风 遗俗

    英语:custom

    意思:(风俗,风俗)

    1.相沿积久而成的风气、习俗。<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