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辄去岂无乡,种树穿池亦漫忙。
意思:三年就离开难道没有乡,种植挖池也浪漫忙。
出自作者[宋]苏轼的《新葺小园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三年后离开故乡,虽然种树穿池,但内心仍然感到茫然。他暂时欣赏景色,但不必过于心急,因为再次回来时恐怕已经鬓发苍苍。诗人在表达离别之情的同时,也通过引用历史人物的典故,表现了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慨。
首联“三年辄去岂无乡,种树穿池亦漫忙。”通过描述离开故乡和种树穿池的情景,表现了诗人的茫然和忙碌。颔联“暂赏不须心汲汲,再来惟恐鬓苍苍。”则进一步表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再次回来时鬓发苍苍的担忧。
颈联“应成庚信吟枯柳,谁记山公醉夕阳。”通过引用庚信和山公的典故,表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慨。庚信的“枯柳”表达了秋天的萧瑟,而山公的“醉夕阳”则表现了人生的无常。尾联“去后莫忧人剪伐,西邻幸许庇甘棠。”则通过比喻,表达了诗人对离开后树木受到保护的欣慰。
整首诗意境深远,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典故的引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感慨。同时,诗人也通过比喻和象征手法,表达了对故乡和自然的眷恋和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