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底默底不是,非语非默亦非。
意思:对底沉默底不正确,并不是说不是沉默也不是。
出自作者[宋]释子益的《偈颂七十六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语底默底不是,非语非默亦非》以其独特的语言风格和深邃的哲理内涵,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首先,诗的开头两句“语底默底不是,非语非默亦非”,运用了反向对比的手法,引导读者进入一个全新的思考空间。这里的“语底”和“默底”是对话的两种极端形式,一为清晰明言,一为深沉默示。然而,这两者都不是正确的选择,因为“不是”的话,那么就意味着没有绝对的对或错,也没有绝对的语或默。
接下来的“非语非默亦非”进一步强调了这种超越二元对立的哲学观念,即任何行为和表达都不是绝对的言语或沉默,而是处在不断的转化和流动中。这是一种对生活多元性和复杂性的深刻理解,也是对人生选择和决策的深度反思。
“虚庵有一转语,用处绝毫绝厘”这两句则揭示了一种应对策略,即虚庵的转语。这里的“虚庵”可能是指一位哲人或者智者,他/她提供了一种超越言语和沉默的应对方式,这种方式在应用中几乎无法察觉,达到了“绝毫绝厘”的境界。这是一种深度的智慧,它既不是言语也不是沉默,而是处在两者之间,灵活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和困境。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独特的语言和深邃的哲理,表达了对人生选择和决策的深度思考,以及对生活多元性和复杂性的理解。它鼓励我们超越二元对立,寻找一种灵活应对生活的智慧,以达到“用处绝毫绝厘”的境界。这种智慧和洞察力值得我们深思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