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晚起》 卧听冬冬衙鼓声,起迟睡足长心情。

卧听冬冬衙鼓声,起迟睡足长心情。

意思:躺在床上听冬季冬季衙击鼓的声音,起床迟睡够长心情。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晚起》

全文赏析

这首诗《卧听冬冬衙鼓声,起迟睡足长心情》是一首描绘日常生活的诗,它通过描述诗人早晨起床、洗漱、出门活动的情景,展现出一种闲适、自在的生活态度。 首句“卧听冬冬衙鼓声,起迟睡足长心情”中,诗人以简洁的笔墨描绘了早晨起床的情景。他静静地卧听外面的鼓声,那是官府的报时声,预示着新的一天已经开始。诗人起床稍晚,但睡足了精神,给人一种从容不迫的感觉。 “华簪脱后头虽白,堆案抛来眼校明”这两句诗中,诗人通过“华簪”和“堆案”这两个意象,表达出他脱去官职后的轻松和愉悦。虽然头白如华,堆积的案卷让他眼花缭乱,但这种感觉比以前做官时更加明亮。 “闲上篮舆乘兴出,醉回花舫信风行”描绘了诗人乘兴出门,乘着车马游玩的场景。这里的“乘兴”二字,表达出一种随性而为的态度。而“醉回”则描绘了诗人饮酒后自由自在的状态。 最后两句“明朝更濯尘缨去,闻道松江水最清。”诗人描绘了明天要去洗濯满身的尘埃,去感受松江水的清澈。这里的“松江水最清”不仅是对自然环境的描绘,也暗含着诗人向往自由、清净的生活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早晨起床、出门游玩的情景,展现出一种自在、闲适的生活态度。诗人虽然已经脱去官职,但他的精神状态比以前更加明亮,更加向往自由、清净的生活。这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情感真挚,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卧听冬冬衙鼓声,起迟睡足长心情。
华簪脱后头虽白,堆案抛来眼校明。
闲上篮舆乘兴出,醉回花舫信风行。
明朝更濯尘缨去,闻道松江水最清。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冬冬

    读音:dōng dōng

    繁体字:冬冬

    意思:(参见鼕鼕)
    象声词。
    唐·白居易《初与元九别后忽梦见之怅然感怀因以此寄》诗:“觉来未及说,叩门声冬冬。”
    宋·陆游《二月二十四日作》诗:“棠梨花开社酒

  • 心情

    读音:xīn qíng

    繁体字:心情

    短语:心怀

    英语:mood

    意思:
    1.心神;情绪。
    《隋书恭帝纪》:“悯予小子,奄逮丕愆,哀号承感,心情糜溃。”

  • 衙鼓

    读音:yá gǔ

    繁体字:衙鼓

    意思:旧时衙门中所设的鼓,用以集散曹吏。
    唐·白居易《晚起》诗:“卧听鼕鼕衙鼓声,起迟睡足长心情。”
    元·贡师泰《又寄王鲁川推官》诗:“曹吏尽随衙鼓散,理官独抱狱书归。”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