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门相洞达,高宇亦遐朗。
意思:重门相畅通,高宇也远朗。
出自作者[唐]韦应物的《慈恩伽蓝清会》
全文赏析
这首诗《素友俱薄世,屡招清景赏》是一首优美的山水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清雅之友的向往和对尘世纷扰的厌倦。
首句“素友俱薄世,屡招清景赏”表达了诗人对清雅之友的深深向往,同时也透露出对尘世纷扰的厌倦之情。诗人多次邀请清雅之友一同欣赏清景,这景不仅仅是自然景色,也象征着诗人心中的清净世界。
“鸣钟悟音闻,宿昔心已往”两句描绘了钟声带来的宁静和内心的向往,暗示了诗人对尘世的厌倦和对清雅之友的向往。
“重门相洞达,高宇亦遐朗”两句描绘了高敞的屋宇和通透的重门,表现出一种开阔、明朗的氛围。这不仅是对自然环境的描绘,也是对诗人内心世界的象征。
“岚岭晓城分,清阴夏条长”两句描绘了早晨的雾气和夏日的树荫,表现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氛围,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清雅之友的向往和对尘世的厌倦。
“氲氛芳台馥,萧散竹池广”两句描绘了芳香的台阁和疏散的竹池,表现出一种清雅、幽静的氛围。这不仅是自然环境的描绘,也是对诗人内心世界的象征。
“平荷随波泛,回飙激林响”两句描绘了平静的荷叶随波荡漾和疾风激荡林间的声响,表现出一种动态的美感。
“蔬食遵道侣,泊怀遗滞想”表达了诗人向往清净、淡泊的生活方式,摒弃世俗的牵绊和杂念。
最后,“何彼尘昏人,区区在天壤”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纷扰和名利的厌倦,以及对清雅之友的向往和对自由的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清雅之友的向往和对尘世纷扰的厌倦。诗中通过对环境的描绘,表现出一种开阔、明朗、清净、幽静、自由的氛围,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的厌倦。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山水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