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虞美人·听雨》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意思:年少的时候,歌楼上听雨,红烛盏盏,昏暗的灯光下罗帐轻盈。

出自作者[宋]蒋捷的《虞美人·听雨》

全文创作背景

蒋捷的《虞美人·听雨》的创作背景与宋朝的灭亡和作者的个人遭遇密切相关。蒋捷生活在宋、元易代之际,他的一生饱经战乱和忧患。在宋朝灭亡后,他颠沛流离,深感亡国之痛。这首词正是他在这样的背景下,抒发黍离之悲和个人悲欢离合感情的作品。通过描写不同阶段的听雨情境,作者展现了从少年到壮年再到老年的生活变迁,反映了时代的动荡和个人的苦难。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作者介绍
蒋捷(约1245-1305后),字胜欲,号竹山,南宋词人,宋末元初阳羡(今江苏宜兴)人。先世为宜兴巨族,咸淳十年(1274)进士。南宋亡,深怀亡国之痛,隐居不仕,人称“竹山先生”、“樱桃进士”,其气节为时人所重。

长于词,与周密、王沂孙、张炎并称“宋末四大家”。其词多抒发故国之思、山河之恸、风格多样,而以悲凉清俊、萧寥疏爽为主。尤以造语奇巧之作,在宋季词坛上独标一格,有《竹山词》1卷,收入毛晋《宋六十名家词》本、《疆村丛书》本;又《竹山词》2卷,收入涉园景宋元明词续刊本。

关键词解释

  • 红烛

    读音:拼音:hóng zhú

    红烛的解释

    ①红色的蜡烛。多用于喜庆:寿星像前,点着一对红烛|洞房内,红烛高烧。
    ②诗集。闻一多作。1923年出版。初版本收六十二首。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收一百零三首。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或抒发诗人的爱国之情,或批判封建统治下的黑暗,或反
  • 楼上

    读音:lóu shàng

    繁体字:樓上

    短语:海上

    英语:upstairs

    造句:

    例句:他在楼上睡觉

  • 少年

    读音:shào nián

    繁体字:少年

    短语:未成年 苗 未成年人

    英语:juvenile

    意思:I
    不几年。
    《后汉书西南夷传滇》:“初到郡,米

  • 歌楼

    读音:gē lóu

    繁体字:歌樓

    意思:(歌楼,歌楼)
    表演歌舞的楼。亦指妓院。
    唐·郑谷《雪中偶题》诗:“乱飘僧舍茶烟溼,密洒歌楼酒力微。”
    宋·王禹偁《寄砀山主簿朱九龄》诗:“歌楼夜宴停银烛,柳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