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赠薛田察院兼呈刘大著》 却恐诏起复,如何赎绣衣。

却恐诏起复,如何赎绣衣。

意思:却怕诏令起用,如何赎罪绣衣。

出自作者[宋]魏野的《赠薛田察院兼呈刘大著》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一位居丧的御史在丧期中无法返乡,离家近却不能归的困境。诗中描绘了他的内心感受,以及周围环境对他的影响。 首句“居丧贫御史,家近亦难归”直接点明了诗中主人公的身份和当前的困境。作为一位御史,他在守丧期间无法履行职责,这让他感到内疚和痛苦。而他离家近,却因为种种原因无法回家,这种矛盾让他感到更加困扰。 “却恐诏起复,如何赎绣衣”两句表达了诗中主人公对未来的担忧。他害怕朝廷会重新起用他,让他再次穿上绣衣,这让他如何赎罪呢?这句话表达了主人公内心的矛盾和挣扎,同时也揭示了他对责任的深深敬重和对生命的珍视。 “仆夫潜去尽,亲友频来稀”两句描绘了主人公周围环境的改变。由于主人公的困境,他的仆人都不再来了,亲友也因为担忧而减少来访。这种环境的改变让主人公感到更加孤独和无助。 最后,“惟有刘东观,时时扣掩扉”表达了主人公对刘东观的理解和感激。只有刘东观还时不时地来敲门,关心他的情况。这句话表达了主人公对友情的珍视和感激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未来的希望和期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主人公在丧期中的内心世界和周围环境的变化。诗中充满了对生命的珍视和对责任的敬重,同时也表达了对友情的感激之情和对未来的希望。这首诗的韵律和情感表达都非常出色,是一首值得一读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居丧贫御史,家近亦难归。
却恐诏起复,如何赎绣衣。
仆夫潜去尽,亲友频来稀。
惟有刘东观,时时扣掩扉。
作者介绍
魏野(960~1019),字仲先,号草堂居士,北宋诗人。他原为蜀地人,后迁居陕州(今河南陕县)。诗效法姚合、贾岛,苦力求工;但诗风清淡朴实,并没有艰涩苦瘦的不足。他一生清贫,却又不随波逐流,为后人称道。代表诗作有《寻隐者不遇》等。

关键词解释

  • 绣衣

    读音:xiù yī

    繁体字:綉衣

    意思:(绣衣,绣衣)

    1.彩绣的丝绸衣服。古代贵者所服。今多指饰以刺绣的丝质服装。
    《左传闵公二年》:“﹝卫懿公﹞与夫人绣衣,曰:‘听于二子!’”

  • 如何

    读音:rú hé

    繁体字:如何

    短语:争 怎 焉 哪样 安 哪 何等

    英语:what

    意思:
    1.怎样。
    《书尧典》:“帝曰:‘俞,予闻,如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