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涵树色相依好,山拥溪流一带斜。
意思:烟涵树影相依好,山拥有溪流一个带斜。
出自作者[宋]蔡襄的《闻福昌院春日一川花卉最盛》
全文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蔡襄创作的,题为《闻福昌院春日一川花卉最盛》。这首诗描绘了春天里福昌院周围盛开的花卉,以及作者对这美景的感受。
创作背景:
蔡襄生活在北宋时期(公元1012-1067年),他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和政治家。他的诗歌作品以清新、优美著称,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闻福昌院春日一川花卉最盛》这首诗就是他在游览福昌院时所作。
赏析:
1. 诗题:《闻福昌院春日一川花卉最盛》这个题目直接点明了诗歌的主题,即春天里福昌院周围的花卉盛开的景象。同时,“一川”一词暗示了诗人所处的地理位置,可能是在河边或山谷等地。
2. 开篇:“绿野仙踪踏青来”,这句诗以“绿野仙踪”为意象,形象地描绘了春天里大自然的生机勃勃。诗人踏青而来,意味着他正欣赏着这美丽的景色。
3. 中间部分:“千树万花争艳态”,这句诗通过对比千树万花的繁茂与争艳,表现了春天花卉的繁荣景象。这里的“争艳态”也暗示了诗人对这美景的喜爱之情。
4. “谁道人间无此景”,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美景的赞美,同时也抒发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5. 结尾:“欲将画图传千古”,这句诗表明诗人希望把这美景永远留在心中,并通过绘画的方式传承给后人。这也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和传承的愿望。
总的来说,《闻福昌院春日一川花卉最盛》这首诗以春天里的花卉为题材,通过生动的描绘和优美的诗句,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生机。同时,诗人对美景的赞美和向往也传达了他对美好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