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情不能已,南望哭江滨。
意思:人们不能停止,南望哭江滨。
出自作者[宋]王之道的《哀汤与立父》
全文赏析
这首诗《薄俗久不竞,丘园多逸民。 闻君轻去世,令我重沾巾。 一梦苕溪晓,千年石堵春。 人情不能已,南望哭江滨。》以一种深沉而忧郁的笔调描绘了作者对世风日下的感叹和对逝者的怀念。
首联“薄俗久不竞,丘园多逸民”,诗人以一种深深的忧虑开始,表达了对社会道德衰落的忧虑。他看到的是社会竞争的减弱,人们逐渐回归到田园生活,这无疑是一种社会现象的反映。而“逸民”的出现,更是加剧了他的担忧。逸民,原指避世隐居的人,这里诗人借此表达了对那些坚守道德、不愿随波逐流的人的敬仰。
颔联“闻君轻去世,令我重沾巾”,诗人听到逝者去世的消息,感到深深的悲痛和惋惜。这不仅是对逝者的怀念,也是对那些坚守道德、不愿随波逐流的人的敬仰和尊重。同时,“重沾巾”也表达了诗人对逝者的深深哀悼和怀念。
颈联“一梦苕溪晓,千年石堵春”,诗人用生动的描绘,将逝者的生活比作一场梦,苕溪的清晨,千年石堵上的春意盎然。这里既有逝者生活的美好,也有对逝者深深的怀念。
尾联“人情不能已,南望哭江滨”,诗人表达了对逝者的怀念之情无法抑制,只能向着南方,在江边哭泣。这一句既是对逝者的怀念,也是对自己内心的独白,表达了深深的哀伤和无奈。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一种深沉而忧郁的笔调,表达了诗人对社会道德衰落的忧虑,对逝者的深深怀念和敬仰,以及对人情的无法抑制的哀伤和无奈。诗中充满了深深的情感和思考,是一首非常有深度的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