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遣兴三首》 贱禀迂且介,于时信无庸。

贱禀迂且介,于时信无庸。

意思:低禀迂回而且介,在当时相信不用。

出自作者[宋]文同的《遣兴三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仕途失意,身处乱世,年华老去,心中充满忧虑和无奈,对未来感到迷茫和无助。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思考。 首联“恻恻抱伊郁,试此登嶕峣”,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忧郁和不安,尝试着登上高处,寻找出路,但仍然感到迷茫和无助。 颔联“阴风吹繁云,黯黯蒙泰霄”,形象地描绘了阴冷的氛围和天空的昏暗,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压抑和无助。 颈联“关河眇无际,节物何萧萧”,描绘了作者身处异地他乡的孤独和无助,感叹时光荏苒,年华老去。 尾联“贱禀迂且介,于时信无庸”,表达了作者对自己性格的反思和无奈,认为自己的性格不适合这个时代,无法为社会做出贡献。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生动,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思考。同时,诗中也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的认识和反思,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恻恻抱伊郁,试此登嶕峣。
阴风吹繁云,黯黯蒙泰霄。
关河眇无际,节物何萧萧。
过雁安所之,惊哀翻泬寥。
幽怀漭如失,随此群草凋。
嗟予生胡为,迹玷明盛朝。
服职讵云补,赧然缀群寮。
感此四序迁,一昏复一朝。
寒霜入两鬓,渐积不肯消。
良辰乖所遇,慨叹心魂飘。
贱禀迂且介,于时信无庸。
欲适阂所之,此道当何从。
富贵谅非有,僻陋知可容。
岂不愧上恩,耗此釜与钟。
昨归得此州,满眼皆乱峰。
事物固琐碎,敢兹任顽慵。

作者介绍 文同简介
文同(1018~1079年),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人。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文同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文同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关键词解释

  • 无庸

    读音:wú yōng

    繁体字:無庸

    英语:need not

    意思:(无庸,无庸)

    1.无须,不必。
    《左传隐公元年》:“无庸,将自及。”
    杜预注:“言无用

  • 介于

    读音:jiè yú

    繁体字:介於

    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