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踏莎行·燕燕轻盈》 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

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

意思:淮南的寒月,万水千山一片寂静,可你只一个人在远方孤苦伶仃地,无人陪伴。

出自作者[宋]姜夔的《踏莎行·燕燕轻盈》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离别相思之情的诗,通过对燕燕莺莺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离别之苦的深深感慨。 首句“燕燕轻盈,莺莺娇软”,诗人以燕燕轻盈的姿态和莺莺娇软的情态,描绘出离别之情的生动画面。燕燕轻盈,象征着离别的痛苦和无奈;莺莺娇软,则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深深思念和不舍。 “分明又向华胥见”一句,诗人运用了华胥典故,表达了离别后的相思之情。华胥典故常用来形容梦境的美好和虚幻,这里诗人用它来表达对离别之人的深深思念,即使在梦中也难以忘怀。 “夜长争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诗人用“薄情”来形容离别之人的另一半,表达了对离别的无奈和痛苦。而“早被相思染”则表达了相思之情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越来越浓,无法自拔。 接下来的两句“别後书辞,别时针线”,诗人通过描述离别后的书信和针线活,表达了对离别之人的关怀和思念。书信代表着诗人对离别之人的关心和思念,针线活则代表着离别之人对诗人的牵挂和不舍。 最后两句“离魂暗逐郎行远,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诗人运用了离魂、皓月、千山等意象,表达了对离别的深深哀思。离魂暗逐郎行远,表达了离别之魂跟随郎行(即诗人)远去的痛苦;淮南皓月冷千山,则表达了离别之人如同淮南皓月般冷清,无人照管的痛苦。 整首诗通过对燕燕莺莺、书信、针线活、离魂、皓月等意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离别之苦的深深感慨和对离别之人的深深思念。诗中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意象丰富,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燕燕轻盈,莺莺娇软。
分明又向华胥见。
夜长争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
别後书辞,别时针线。
离魂暗逐郎行远。
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
作者介绍 黄庭坚简介
姜夔(kuí)(1154-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汉族,饶州鄱阳(今江西省鄱阳县)人。南宋文学家、音乐家。

他少年孤贫,屡试不第,终生未仕,一生转徙江湖,靠卖字和朋友接济为生。他多才多艺,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词格律严密。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姜夔对诗词、散文、书法、音乐,无不精善,是继苏轼之后又一难得的艺术全才。姜夔词题材广泛,有感时、抒怀、咏物、恋情、写景、记游、节序、交游、酬赠等。他在词中抒发了自己虽然流落江湖,但不忘君国的感时伤世的思想,描写了自己漂泊的羁旅生活,抒发自己不得用世及情场失意的苦闷心情,以及超凡脱俗、飘然不群,有如孤云野鹤般的个性。姜夔晚居西湖,卒葬西马塍。有《白石道人诗集》《白石道人歌曲》《续书谱》《绛帖平》等书传世。

关键词解释

  • 皓月

    引用解释

    犹明月。 南朝 宋 谢庄 《月赋》:“情紆軫其何託,愬皓月而长歌。” 唐 李白 《友人会宿》诗:“良宵宜清谈,皓月未能寝。” 宋 柳永 《倾杯乐》词:“皓月初圆,暮云飘散,分明夜色如晴昼。” 元 郑光祖 《倩女离魂》第三折:“恰微雨初阴,早皓月穿窗,使行云易飞。” 巴金 《灭亡》第二十章:“一轮明镜似的皓月慢慢地向上面移动。”

  • 千山

    读音:qiān shān

    繁体字:千山

    意思:
    1.极言山多。
    唐·柳宗元《江雪》诗:“千山鸟飞绝,万迳人踪灭。”
    宋·王安石《古松》诗:“万壑风生成夜响,千山月照挂秋阴。”

  • 淮南

    读音:huái nán

    繁体字:淮南

    英语:Huainan

    意思:
    1.指淮河以南、长江以北的地区。今特指安徽省的中部。
    宋·张孝祥《水调歌头》词:“长忆淮南岸,耕钓混樵渔。”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